DC娱乐网

刘欢:胃胀气总是反复?可能是这些习惯惹的祸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胃胀气的困扰,那种腹部胀满、不适,甚至伴有打嗝、放屁等症状,不仅让人身体难受,还可能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胃胀气还总是反复发作,让人不胜其烦。其实,这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剖析。

一、饮食“重口味”,肠胃很受伤

现代人的饮食口味越来越重,辛辣、油腻、高盐的食物备受青睐。然而,这些“重口味”食物正是导致胃胀气的“元凶”之一。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使胃酸分泌增加,容易引发胃部不适和胀气。比如,很多人吃完火锅后,就会感觉肚子胀胀的,还频繁打嗝,这就是辛辣食物对胃部造成刺激的结果。

油腻食物则难以消化,会在胃内停留较长时间。胃为了消化这些油腻食物,需要分泌更多的胃酸和消化酶,这会加重胃的负担,导致胃排空延迟,进而产生胀气。像油炸食品、肥肉等,都是高油脂的代表,经常食用很容易引起胃胀气。

高盐食物也不容小觑。过多的盐分会影响胃部的正常消化功能,干扰胃肠道的蠕动节律,使食物在胃内积聚,产生气体。而且,高盐饮食还可能引发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可谓百害而无一利。

二、进食“狼吞虎咽”,空气跟着进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很多人吃饭都像打仗一样,狼吞虎咽,几分钟就解决一顿饭。这种进食方式看似节省了时间,却给胃部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当我们在快速进食时,会不自觉地吞入大量的空气。这些空气进入胃部后,会积聚在胃内,形成胀气。

此外,进食过快还会导致食物没有得到充分的咀嚼。大块的食物进入胃后,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消化它们,这也会影响胃的正常排空,加重胃胀气的症状。正确的进食方式应该是细嚼慢咽,每一口食物都充分咀嚼后再咽下,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空气的吞入,还能让食物更好地被消化吸收。

三、情绪“大起大落”,胃也跟着闹

情绪对胃部健康的影响常常被人们忽视。当我们长期处于焦虑、抑郁、压力过大等不良情绪中时,身体会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会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或加快。

胃肠道蠕动减慢时,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就会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胃胀气。而胃肠道蠕动加快时,虽然食物排空可能会相对快一些,但也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同样会产生胀气。比如,有些人在遇到重大考试或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出现胃胀气、食欲不振等症状,这就是情绪对胃部影响的典型表现。

四、缺乏运动,肠胃动力不足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sedentary(久坐不动),很多人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缺乏足够的运动。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的代谢率下降,胃肠道的蠕动也会变得缓慢。胃肠道蠕动缓慢,食物就不能及时地被消化和推送,会在胃内积聚,产生胀气。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增强肠胃的动力,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和吸收。像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都对改善胃胀气有很好的效果。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不仅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还能让我们的肠胃更“畅快”。

胃胀气总是反复发作,与我们的饮食习惯、进食方式、情绪状态以及运动情况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摆脱胃胀气的困扰,我们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避免“重口味”食物,细嚼慢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释放压力;坚持适量的运动,让肠胃动起来。(滑县锦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普通外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