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风向突变! 荷兰火速对华抛橄榄枝! 2025年10月17日,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卡雷曼斯公开喊话,愿就经贸争端与中国展开谈判。 这一态度转变颇具戏剧性,距离其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夺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控制权,仅过去短短6天。 显然,荷兰的示好并非出于诚意,而是在自家汽车产业濒临“瘫痪”的绝境下,不得不做出的被动选择。 荷兰此前的单边操作堪称“自食恶果”。10月11日,该国援引冷战时期的《货物可用性法》, 强行罢免安世半导体中国籍CEO并冻结企业运营,妄图掌控这家全球核心汽车芯片供应商。 殊不知,安世半导体超七成产能集中在中国,核心技术与供应链均深深扎根中国市场,荷兰抢到的不过是一个“空壳”。 中方的精准反制迅速起效:不仅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切断其荷兰总部的核心元件供应,还收紧稀土出口审批,直接掐住了欧洲汽车与高科技产业的命脉。 短短数日,大众、宝马等全球车企相继收到芯片断供通知,欧洲汽车产业面临停产危机,荷兰瞬间陷入内外压力的夹击。 从主动挑事到低头求和,荷兰的态度转变深刻印证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逻辑:谁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谁就拥有主动权。 这场闹剧也给所有试图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国家上了一课,单边主义的算计终会反噬自身,唯有尊重市场规则与他国权益,才能实现真正的共赢。 荷兰这波操作真够现实的,早不谈判晚不谈判,非得等自家汽车产业被芯片断供逼到快停摆了才服软。 说白了就是之前想抢中企的好处,没料到咱们反制这么精准。现在想坐下来谈,哪能还由着他们说了算? 这也给其他想搞单边操作的国家提了个醒,违背规则迟早得自食恶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