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媒体报道,中国要求印度保证稀土只用于其国内且不会流入美国,才会向印度出口这类产品,目前已经有部分印度企业提交了“最终用户证明”,确认这些原料不会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生产。 中国敢这么提要求,根本底气就在于手里攥着全球稀土产业链的命脉,这哪是简单的贸易条件,简直是拿着供应链的命脉讲道理。全球近 9 成的重稀土永磁体都产自中国,更别说从采矿到精炼的全链条加工能力,中国一家就占了全球 92% 的份额,这种垄断地位可不是短期能被替代的。 再往深了说,稀土这东西被称作 “现代军工维生素”,美国的 F-35 战斗机隐身涂层、爱国者导弹制导系统都离不开它,而美国军工企业 80% 的钕铁硼永磁体都得从中国进口,五角大楼自己都承认重稀土库存只够撑 6 到 8 个月战时需求,重建本土产业链至少要 5 年。 中国要求印度保证不流入美国、不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本质上就是守住供应链的最后一道防线,毕竟谁也不想自家产的关键材料,转头就变成了别人军工库里的家伙什。 印度这边压根没得选,只能乖乖提交 “最终用户证明”,这背后全是被供应链卡脖子的无奈。2024-25 财年印度光稀土磁铁就进口了 870 吨,花了 3600 万美元,这些东西几乎全来自中国,而它们正是电动车永磁同步电机的核心部件,没有这东西,电动车就是一堆跑不起来的铁壳子。 更要命的是,印度汽车行业 93% 的稀土磁体都得从中国买,博世印度、TVS Motor 这些巨头根本绕不开,现在 21 家车企挤破头提交证明,连索纳康星这样的企业申请被拒都只能认栽,毕竟库存眼看 7 月初就要耗尽,审批流程还得 45 天,真断供了生产线就得停摆。 之前塔塔汽车就吃过这亏,去年因为稀土磁体断供,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直接停了 15 天,光损失就达 4.2 亿美元,现在谁也不敢冒这个险。 印度自己也不是没琢磨过摆脱依赖,可现实全是扎心的短板。拉贾斯坦邦和奥里萨邦明明有 690 万吨稀土储量,却还用着几十年前的露天开采法,挖出来的原矿纯度才 30%,想加工成能用的磁体还得运到日韩,成本比直接从中国买贵三倍不止。 后来又想从缅甸克钦邦进口原矿绕开中国,结果那边全是土路,下雨天根本运不了货,好不容易运到边境还得交孟加拉国的过境关税,折腾半天钱没省下来,生产还耽误了。 政府喊着要砸 135 亿卢比搞本土供应链,甚至计划建能撑两个月的战略储备,可业内都清楚,没有核心精炼技术,这事儿成的概率连三成不到,毕竟中国刚收紧了稀土技术出口管制,想偷师都没门路。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这尴尬的处境,一边要跟中国保证不把稀土转口美国,一边又想在中美之间耍小聪明,结果还被抓了现行。 有中国监管机构证实,已经发现印度企业伪造《最终用途承诺书》骗许可,表面提交证明说只用于本土民用,背地里却在打通 “洗白” 通道想转卖,这波操作直接把自己的商业信誉都透支了。 印度国会外交委员会主席沙希・塔鲁尔倒是看得明白,直言中国这招经济卡脖子比边境摩擦更狠,印度制造业的命门早就攥在中国手里,2025 年上半年光中国零部件进口占比就高达 20%,真闹僵了最先扛不住的是自己。 现在的情况就是,中国这边拿捏着绝对的产业优势,轻稀土虽已恢复出口,但真正关键的重稀土还攥在手里等承诺兑现;印度车企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边排队交证明求批准,一边盼着政府能跟中国谈出结果,可印度政府自己都含糊,只敢私下磋商不敢公开表态,生怕扯上中美博弈的敏感话题。 Crisil 评级机构早就预警过,要是断供超过一个月,印度电动车的生产和新品推出全得受影响,这对于正想搞新能源转型的印度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谁想不想妥协的问题,而是在绝对的供应链优势面前,印度除了按中国的规矩来,真没别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