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了解一位科研大佬陈士林院士 陈士林院士简介(中药资源与本草基因组学方向) (DNA条形码→本草基因组学,62岁当选院士,中药标准化推动者) 1. 1961年(0岁):生于湖北省荆门市。 2. 1978年(17岁):考入湖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奠定中药研究基础。 3. 1982年(21岁):本科毕业后进入成都中医药大学深造,获硕士、博士学位。 4. 2006年(45岁):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推动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5. 2013年(52岁):入选中国工程院增选院士候选人,同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 6. 2015年(54岁):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开拓本草基因组学学科体系。 7. 2016年(55岁):创建基于ITS2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方法,被评为“中国十大医学进展”,实现中药鉴定从形态到基因的跨越。 8. 2020年(59岁):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在贫困地区推广无公害中药材种植技术,助力脱贫攻坚。 9. 2022年(61岁):当选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完成人参、丹参等10余种中药全基因组图谱解析。 10. 2023年(62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成为中药资源领域领军人物。 11. 2024年(63岁):任川渝共建中医药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推动中药国际化与标准化。 12. 2025年(64岁):团队发表抗冠状病毒药物研究成果,持续深化本草基因组学应用。 *** 核心贡献与特色 - 理论创新: - 创立本草基因组学学科,完成灵芝、人参等510种中药基原物种基因组解析,揭示品质形成遗传机制。 - 首创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技术,纳入《中国药典》,解决千年物种真伪难题,推动中药标准化。 - 技术转化: - 培育11个中药材新品种(如抗病三七“苗乡抗七1号”),推广无公害种植400万亩,惠及超2万农户。 - 开发抗冠状病毒候选药物,推动中药与现代科技融合。 - 学术影响: - 发表论文580篇(SCI 300余篇),H指数86,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际专利38项。 - 担任《药学学报》副主编、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主任,提升中药国际话语权。 ***科学家 科学家精神 博士 硕博圈 教授 科研学习 科研 研究生选导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