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韩国总统李在明下了一步险棋,在没有和中国官方商议的情况下,率先向公众公布了一个与

韩国总统李在明下了一步险棋,在没有和中国官方商议的情况下,率先向公众公布了一个与中国相关的重磅消息。这个举动,可能会改变中韩关系。韩国公布的消息究竟是什么?李在明的所作所为对中韩关系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咱们先把这事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李在明跑到美国费城的造船厂,当着众人的面给美国的 “缅因州” 号船剪彩,还喊着要帮美国 “重振造船业”,这哪是商业合作,分明是把韩华海洋绑上美国的战车。 韩华海洋可不是小公司,它以前叫大宇造船,是全球第二大造船企业,2024 年刚花大价钱买下美国费城造船厂,成了首个收购美国船厂的韩国企业。 更要命的是,它早就开始给美国海军干活了,去年修好了美军的 “沃利・谢拉号” 补给船,现在还拿着美国海军 “育空号” 的维护合同,这船可是常年在亚洲转悠,跟着日本自卫队搞联合行动的美军主力船。 最近韩华还要往费城船厂砸 50 亿美元,建船坞、搞自动化基地,专门给美国军舰造部件,这明摆着就是要嵌入美国对华遏制的供应链里。 李在明敢这么干,无非是抱着 “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 的幻想,觉得靠向美国能保安全,中国这边还能继续赚大钱。可他根本没掂量掂量,韩国经济离了中国到底行不行。 2024 年的数据摆在那儿,韩国造船业对华出口占比高达 35%,单单 LNG 船的设备就从中国赚走 120 亿美元,韩华自己 18% 的营收都来自中国市场。 更别说造船离不开的稀土、特种钢材这些关键东西,中国要么是最大供应国,要么是产业链核心枢纽,韩华以前天天从中国拿稀土配额、雇中国技术工人,转头就把这些资源用在美国军工项目上,这不是当面耍人吗? 中国肯定不能忍,直接出手制裁了韩华海洋的 5 家美国子公司,断了它们的稀土、核心设备供应,还不准它们雇中国工人。 这一下就打在了韩华的七寸上,没有中国的资源,它给美国造的船成本至少涨 10%,交货期得拖老久,韩国自己算了笔账,未来两年得损失 850 亿韩元。 李在明可能以为美国能帮衬一把,可美国造船业早就烂透了,美军的 “博伊西” 号核潜艇等了 9 年才轮上维修,航母撞了船得等两年才能进船坞,它们自己都顾不过来,哪有本事救韩华? 这事让我想起当年的萨德事件,韩国也是跟着美国折腾,结果旅游业、零售业全受了重挫。现在更严重,直接动了造船业这个支柱产业。 要知道全球造船订单早不是韩国的天下了,2023 年中国拿了 68% 到 82% 的份额,韩国才占 6% 到 26%,也就 LNG 船还能靠技术撑着,可现在中国也突破了 LNG 船技术。 卡塔尔的大订单都开始给中国船厂了。韩华这么一闹,等于把自己最后的优势也丢了,以后中国市场哪还敢用它的设备? 更有意思的是,韩国国内的财阀都慌了。现代集团本来还跟韩华抢美国订单,现在看见韩华被制裁,赶紧偷偷调整策略,毕竟现代重工在中国的投资比韩华多得多,真要是步了后尘,损失可就大了。 三星、LG 这些做消费品的更害怕,它们的手机、家电大半都靠中国市场,要是因为韩华的事被牵连,那真是得不偿失。李在明这一下,不光没讨好美国,还把自家企业逼到了两难的境地。 说到底,李在明的所作所为就是戳破了韩国 “两头靠” 的假象。安全上靠美国,就得听美国的话遏制中国;经济上靠中国,就得守中国的规矩。 现在他非要把天平往美国那边倒,哪有不付出代价的道理?中国的制裁不是针对韩国,是针对破坏规则的企业,可韩国造船业跟中国产业链绑得太深,韩华被打疼了,整个韩国经济都得跟着难受。 以前韩国总觉得能在中美之间走钢丝,可钢丝哪有那么好走?韩华拿中国的稀土造美国的军工船,拿中国的市场利润补美国的产业窟窿,这种 “吃中国饭砸中国碗” 的事,谁能忍? 现在中韩关系的裂痕已经从外交上落到了产业上,要是韩国还不清醒,继续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那丢的可就不只是 850 亿韩元的损失了,而是整个中国市场的信任,到时候再想回头可就难了。 李在明这步险棋,说到底是把韩国的经济根基当成了政治筹码,最后买单的还是韩国的企业和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