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俄乌谈判结束,乌方空手而归,俄却有3大收获,1000战士也能回家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6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会面,这是时隔三年后,双方举行的首次直接谈判,可惜的是,由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6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会面,这是时隔三年后,双方举行的首次直接谈判,可惜的是,由于双方诉求差异太大,这场谈判并没有进行多久就结束了。

谈判之后,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热列兹尼亚克表示,伊斯坦布尔俄乌谈判没有任何成果,可相反的是,俄方代表俄罗斯总统助理等人明确表示,俄罗斯对这次谈判的结果非常满意。

那么这次谈判双方的诉求是什么?俄乌代表对谈判结果为啥是两个结果?

泽连斯基求谈,普京稳坐

这次谈判,表面上看是俄乌两家都在演戏,其实是前线炮火暂时停歇后,各路人马在幕后的又一轮较量。

谈判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高调喊话,说只跟普京本人谈,可普京呢,根本没动身去土耳其的意思,经过考量最终派了个总统助理梅金斯基领队,算是应付了事。

泽连斯基明知普京不会来,还是提前飞抵伊斯坦布尔,这无非是个姿态:向全世界展示,“看,我泽连斯基是真心想谈和平的,是普京不来,是俄罗斯在阻碍和平进程。”

泽连斯基的这番操作,虽然说并不能说是高明,但是至少抢占了一定的舆论先机,那么普京为何来?

其实泽连斯基心里非常明白,双方的底线完全是南辕北辙,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指望在谈判桌上聊几句就能到手,未免太天真。

所以普京觉得派个助理去,跟眼下僵持的局面也就够意思了,说到底,普京的目标很明确: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武,核心就是要把美国和欧洲在乌克兰的根基彻底拔掉。

如果谈判桌还是美国和欧洲说了算,谈出来的结果俄罗斯是绝不会认的,除非俄军能在战场上取得决定性优势,否则普京认为自己没必要出场,因为现在还远没到俄罗斯能说了算、能拍板儿的时机。

谈判桌成了俄美“擂台”?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名义上是俄乌副外长级别的接触,俄罗斯却派出了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和总统安全事务助理乌沙科夫,这阵容显然超出了跟乌克兰代表对话的规格。

白宫急着想从乌克兰这个泥潭里抽身,而克里姆林宫当然不肯轻易让对手喘息,亮出底牌、甚至发出最后通牒,从表面上看,这是俄乌进行谈判的地方,可是细致一看,更像是俄美之间的一个“擂台”。

乌克兰这边呢,想法也很直白:战场上丢了的土地,希望通过谈判桌要回来,俄罗斯自然一个字儿都不会松口。

眼看没有太直接的结果,泽连斯基在土耳其演了一出“普京失约”的独角戏后,很快就离开了。

俄罗斯代表团抓住机会回击,说他们一直耐心等着,是乌克兰代表来得晚,没诚意,瞧瞧谈判还没正式开始,双方的嘴仗就已打响,这结局似乎一开始就注定了不会有太大的成果。

据说俄罗斯提出的停火条件包括乌军撤出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这四个地区,这等于直接要求乌克兰承认既成事实。

而乌克兰的底线是回到1991年的边界,不光要回这四州,连克里米亚也得还回来,不得不说,双方的诉求差距太大,想要达成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

乌克兰还放出话说,俄罗斯提的其他条件也“不能接受”,远超之前讨论的范围,虽然没明说具体是什么,但可以看出这次俄乌谈判,明摆着就是走个过场,根本谈不到一块儿去。

梅金斯基为何“满意”

那么梅金斯基那句“满意”,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一无所获吗?

表面上看,这场谈判唯一能摆上台面的成果,是在东道主土耳其的斡旋下,双方达成了一项“千人换千人”的战俘交换协议。

这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换俘行动,这事儿,对双方来说都不算亏,也给了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一个面子,对俄罗斯而言,能让一千名士兵平安回家,本身就是件值得宽慰的事。

乌克兰方面虽然嘴上没说“满意”,但也乐见其成,据说截至2025年4月,乌军被俘人员已超过八千,能换回一千人,对缓解前线兵力紧张多少有点帮助。

所以战俘交换是这次会谈中少有的,双方都能接受甚至感到一丝欣慰的点,但这显然不足以支撑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满意”这个评价。

俄罗斯的“满意”,恐怕远不止于换俘,往深处琢磨,至少还有几个更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形象塑造,尽管双方都说换俘是“人道主义行动”,但背后都有各自的政治算盘,俄罗斯放回乌克兰战俘,能在国际上稍微挽回点形象,显得“负责任”一些。

第二是摸清对方底牌,通过这次面对面接触,俄罗斯也实实在在地探了一探乌克兰的真实意图,以及他们背后支持者的决心有多大。

结果看得很清楚:乌克兰依然死死依赖着欧美援助,所以在谈判桌上腰杆很硬,这对普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情报,也再次验证了他的判断。

而乌克兰同意换俘,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兵力捉襟见肘,能换回一些人总是好的。

普京想打一场“时间战争”

更关键、更有分量的,可能在于那些看不见的“桌面之下的互动”,伊斯坦布尔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特殊,政治气氛复杂,历史上就是秘密外交的理想地点。

当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就是在伊斯坦布尔通过秘密承诺美国从土耳其撤出导弹,换取了苏联的让步。

今天,随着乌克兰战场形势的吃紧,华盛顿同样面临需要做出实质性让步的压力,比如解除对俄罗斯高层的一些制裁,同时基辅也很有可能成了白宫为了达成妥协,对外摆出的一个“和平”幌子。

更引人注意的是,那位曾深度参与2022年俄乌谈判的俄裔富豪阿布拉莫维奇,竟然在这次伊斯坦布尔会谈前夕,突然现身莫斯科。

考虑到他跟英国政府的特殊关系,以及泽连斯基团队和伦敦方面的密切互动,很难排除英美两国正在就乌克兰的战后安排进行复杂的幕后协调和利益交换,这场博弈的水有多深,是公开谈判根本看不见的。

如果俄罗斯能通过这次机会,从中窥探到西方阵营内部的裂痕,或者某种妥协的苗头,那自然会感到“满意”。

当然俄罗斯还有另外一层“收获”,可能是进一步看清了欧洲主要大国的真实盘算,面对俄军有可能向第聂伯河推进的军事前景,法国、德国这些欧洲大国急需在乌克兰西部建立某种战略上的缓冲带,以防不测。

之前英法主导的那个所谓的“意愿联盟”维和计划,就因为美俄双方反对而黄了,这逼得欧盟不得不考虑自己能不能以更独立的姿态介入。

欧洲国家一直在强调全面停火,因为只有停火了,他们才能以某种形式,更方便地派兵进入乌克兰西部。

伊斯坦布尔谈判,某种意义上也在考验克里姆林宫的外交手腕:在美国可能逐步抽身甚至“出卖”乌克兰的大背景下,怎么说服欧洲也接受现实,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配合俄罗斯的步调,这是克宫必须解决的难题。

如此看来,伊斯坦布尔这场俄乌谈判,并没有带来足够确定的和平,眼下俄乌冲突的这盘棋,还远没有到结局的那一步。

参考信源

央广网2025-05-17——持续近两小时 俄乌3年来的首次直接谈判结束 俄乌将各自向对方移交1000名被俘人员

观察者网2025-05-15——普京不来,泽连斯基急了:派“装饰品”跟我们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