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的爱车是极氪7X四驱长续航版,根据我9个月的用车经验,谈谈新能源车上以创新

👉我的爱车是极氪7X四驱长续航版,根据我9个月的用车经验,谈谈新能源车上以创新为名的过度设计。 ✅【爱车上的过度设计应用】 👉由于7X是基于传统SUV设计的纯电SUV,所以创新设计并不是太多,过度设计也很少,但并不是没有。九个月14000公里下来,感受到以下过度设计。 👉1️⃣是全隐藏式门把手。个人始终觉得全隐藏门把手不如半隐藏式门把手和传统门把手好用。虽然降低了风噪,增加了侧身的简约感。但使用时增加了不确定性,降低了开门效率和安全性,以及后期的维修成本。个人觉得最合理的门把手是半隐藏式,既可以电容感应开门,也可以物理式拉开。既能够有效降低风阻,又能够增加车外开门的便利性,视觉效果也并不丑陋。 👉2️⃣是一键破窗功能。这一功能用十块钱的破窗锤即可解决,成本更低。虽然这个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从安全的角度全面考虑。但是成本还是太高,使用概率极低。在这种反差下,消费者并不愿意买账。而一个十几元的安全锤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关键时候取下来一锤破窗更容易降低成本,被车主认可。 👉以上是通过我驾驶了9个月之后对于七茶上过度设计的解读。作为一款家用纯电SUV,七茶的设计整体上还是实用性定位,并没有太多浮夸的过度设计。 👉有车友说七茶后排侧窗的电动遮阳帘属于过度设计。个人不以为然。后排电动窗帘应该属于越级设计。但对于车主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福利呢? ✅【新能源车上的过度设计应用】 👉同时鹏栖树下对新能源车充满了好奇和兴趣,几乎看遍了新能源市场上大多数新上产品特别是纯电产品。所以除了我的七茶之外,还想针对个人的选车经验分享另外几个以创新设计为名的过度设计。 👉1️⃣是全景天幕。全景天幕一开始是为了增加新能源车的头部空间而做的一种设计上的让步。但因为曝晒和过热等负面问题。各个车企开始进行所谓的创新设计。比如单层两层甚至三层镀银玻璃。比如调光玻璃,分段式调光玻璃等,但事实上这种不带这样连的全景天幕不管怎么创新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曝晒和车内过热的问题。只能说是一种尽力而为的缓解。比起物理遮阳帘效果还是要差那么一些。好在我的7X上标配了电动遮阳帘,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2️⃣是半幅式方向盘。这种过去只有在专业赛车上才使用的方向盘,而今在一众新能源车产品上推广开了。传统专业赛车之所以可以使用半幅式,是因为它的方向盘圈数很小,F1只有一圈多一点,不需要换手就能把方向打满。而家用车多为两圈半到三圈,转大弯时必须频繁换手。而半幅式方向盘,因为不是圆形,所换手时并不顺畅。虽然据说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也能够适应。但比起全幅式方向盘还是增加了适应周期,降低了安全系数。 👉3️⃣是独特的换挡方式。传统油车的换挡方式通常有两种,一个是中控台的挡把,另外一个是方向盘右后方的挡杆。对于性能车,还有一种方向盘后侧辅助的换挡拨片。个人认为新能源车上最不能接受的换挡方式创新就是某拉的中控屏指滑式换挡。这种没有物理挡杆而只靠手指滑屏的换挡方式让老司机在换挡时缺少安全感和确定性。同时它的挡位逻辑也一改几十上百年来形成的惯例。向上滑是前进,而向下滑是后退。虽然这个逻辑和车辆行驶的方向相一致性,但是和这么多年形成的挡位认知相悖,这对于驾车多年的老司机来说又是一个挑战。因为司机驾车时的操作靠的是肌肉记忆,不需要实时思考,而这种换挡逻辑就要求老司机在换挡时必须思索一下,从而降低了操作效率,甚至会产生误操作。 👉4️⃣是单踏板模式。虽然单踏板模式在设计之初是为了动能回收而做的创新设计。但某拉的单踏板模式依然在挑战老司机的脚部肌肉记忆。虽然我的七茶上也有动能回收,但即便是最高级别的动能回收,也只是松开电门后有一定的拖拽感,并不能代替刹车的效果,更不会使车辆刹停。虽然有的车主反应这种模式习惯了一样用,但是作为20年驾龄的老司机,我还是从心理上排斥。 👉5️⃣是无框车门的设计应用。准确的说,无框车门不属于过度设计,它属于过度推广和应用,和前面说到的半幅式方向盘相似。本来无框车门只出现在敞篷轿跑车上,是为了敞篷这一结构的需要而设计,现在却被广泛的运用到新能源车上。不管是轿车还是SUV都在大量的使用。除了增加所谓的炫酷感,降低一点用料成本,和有框车门相比没有任何的好处。降低安全性和密闭性,增加风噪。而所谓的炫酷感,也只有在开门的那一刻才能够感受得到。 ✅【小结】 👉这里的过度设计不是一个绝对概念,而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擅长接受新鲜事物的新新人类来讲,有些过度就是他眼里的创新。而对于我这种开了20年车的老司机来讲,有些所谓的创新设计就是过度设计。所以以上对于过度涉及的分析都是基于我个人的经验和感受来的。有什么不同意见欢迎车友们友善探讨。[来看我][送心][互粉]【来自懂车帝车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