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中国不要报复,荷兰高官访华求情,同时宣布与美“划清界限” 跑来中国求情之前,荷兰“灵机一动”,想了个新招,要与美国划清界限。在中方第一时间采取措施,限制安世的国内封装厂向荷兰总部出货之后,美欧企业现在是急得团团转。最开始,荷兰心怀侥幸,寄希望于通过“外交渠道”就能解决问题,于此同时,主导了整场“安世大劫案”的经济事务部却一直在试图“装死”来蒙混过关。不过很快,荷兰也发现,中国压根不吃这一套。 这场闹剧背后藏着个可笑逻辑。西方某些国家总爱把经贸规则当橡皮泥,捏圆捏扁全看心情。安世事件里荷兰经济事务部缩在壳里的模样,活像只把脑袋埋进沙子的鸵鸟。他们或许忘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早就是张密不透风的网,扯断一根线就要面临整张网的崩塌。 数据显示中国占据全球芯片封装市场近40%份额。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工厂的精密协作、技术工人的娴熟操作。荷兰以为能靠政治手腕绕过市场规律?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美企仓库里堆积的未封装芯片就是最好证明,这些闪着金属光泽的小方块此刻正无声嘲讽着某些人的天真。 看看欧洲企业的反应才叫精彩。当初跟着摇旗呐喊的多起劲,现在找替代产能就有多狼狈。半导体产业链的迁移岂是喝杯咖啡的功夫?新建厂房要18个月,培训工人得半年,更别提那些被当作筹码的中小企业主——他们账本上的赤字可不会配合政客的表演。 北京这次的反制堪称教科书级别。没有歇斯底里的抗议,不见虚张声势的威胁,只是轻轻按下暂停键,就让整个西方电子产业打了个寒颤。这种克制恰恰彰显着底气,毕竟在真正的产业实力面前,任何政治操弄都像是纸糊的城墙。 阿姆斯特丹的运河倒映着焦头烂额的面孔。那些坐在玻璃幕墙后的决策者终于意识到,当东方巨龙睁开双眼,所谓的技术壁垒不过是阳光下的薄霜。安世事件正在成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分水岭,它告诉世界:公平贸易不是施舍,相互尊重才是合作基石。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