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文王姬昌口口声声不愿反商,却又想学纣王造灵台,意欲何为?

在小说当中,一直都有一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方,那就是西岐的周文王姬昌,为何不亲自反商,反而让自己的儿子姬发代替自己反商的事情 其实,文王姬昌心里并不是真的不想反商,而是他在做着万全的筹划。 原因很简单,东伯侯姜桓楚和南伯侯鄂崇禹被杀死之后,他们的儿子与纣王的大将连续打了七年都没有获胜,此时反商,时机也不成熟。 其实最关键的,是文王姬昌知道自己的西岐,虽然有强兵猛将,但是却缺少一个可以运筹帷幄的人来帮助自己攻打纣王。所以,虽然长子被杀,自己被囚禁七年,虽然眼看纣王将失天下,姬昌不仅不反商,反而是在按兵不动,耐心的等待时机。 不过,文王也不是一味的瞎等待,他在等待的同时,也是在做一些试探。其中,就有咱们今天要说的这件事,那就是文王姬昌要建造灵台的事情。 对此,在书中第二十二回《西伯侯文王吐子》中,是这么写的: 文王曰:“孤思西北正南欲造一台,名曰:‘灵台。’孤恐上木之工,非诸侯所宜,劳伤百姓。然造此灵台,可以观灾祥之兆。” 在上面这段描写当中,正是姬昌自己提出想要建造灵台的。在他提出建造灵台的时候,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心,那就是“非诸侯所宜,劳伤百姓”。但是当别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姬昌就紧跟着表示这个灵台的作用,那就是“造此灵台,可以观灾祥之兆”! 看到没,在这里就出现了姬昌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旦解决不好,就会让姬昌的形象一落千丈。 对此,姬昌的属下散宜生就给出了一个万全的答案,这个答案,从三个方面,肯定了姬昌的正面形象! 其一,就是从姬昌建造灵台的出发点为由,说明姬昌建造灵台不是为了自己享乐,而是为了所有人“观灾祥而设”! 其二,就是从姬昌的为人出发,说姬昌是一个“仁爱”之人,不像纣王那般残暴,如果姬昌下令,大家肯定会积极响应的。 其三,就是从有可能造成的结果出发。纣王造鹿台,那是劳民伤财,但是姬昌造灵台,却是用财却不伤民。 当然了,反商大计,只有文臣武将的支持还不行,还要得到百姓的支持才可以。 所以,他建造灵台的第二个原因,就是想看看大家对于他所发出的号令,是否支持。 如果姬昌在建造灵台的时候遭到百姓的反对,那么就说明此时的西岐暂时还不符合反商的条件。 如果百姓们支持,那么接下来姬昌就要为反商大计好好谋划了。 现在,文王知道了答案,就只剩下一个可以运筹帷幄的人了,于是接下来便有了文王会姜子牙的著名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