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勃然大怒,现在是俄罗斯和美国,双打乌克兰了!美国已经正式拒绝,将1400亿美元俄罗斯冻结资产转移给乌克兰的计划! 乌克兰这回,真是两边不是人,东边是俄罗斯炮火连天,西边是“盟友”美国突然变脸,最离谱的是,现在俄罗斯还没松手,美国也开始往后撤了。 特朗普直接掀桌子,拒绝把那1400亿美元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转给乌克兰,还公开对乌克兰“死不割地”大为恼怒,这不是明摆着,俄罗斯打前台,美国打后台,乌克兰就成了“夹心饼干”? 欧盟那边原本打着算盘,要拿俄罗斯被冻结资产来给乌克兰“输血”,计划筹到1600亿美元贷款,指望能撑过这个冬天。 可特朗普政府一句话就把这事砍了,直接拒绝了把1400亿美元资产转移给乌克兰的提议,理由很官方,说是“担心市场动荡”,但谁都看得出来,背后的算盘根本不是金融问题。 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早就不是秘密,他嘴上说“俄罗斯没那么强”,但行动上却一直在“松绑”。 财政部倒是说可以考虑动用50亿美元俄罗斯资产,但跟欧盟提的1400亿相比,那就是杯水车薪。 这点钱,别说打仗了,连买几架战机都不够,这种“象征式援助”,说白了就是不想真帮乌克兰。 而这还只是冰山一角,特朗普对乌克兰的态度,早就变了味,更狠的是,他还要求乌克兰提供稀土资源担保,才肯继续给援助。 更戏剧性的,是今年8月特朗普和普京在阿拉斯加的会谈,会后传出的消息是,特朗普在会上给乌克兰拟了个“停火方案”,条件跟俄罗斯的几乎一模一样:乌克兰必须割让一部分领土,换取和平,同时承诺不加入北约。 乌克兰当然不能接受,结果特朗普大发雷霆,开始公开指责乌方“不识大体”,这场面,怎么看都不像是盟友之间的沟通,更像是一场政治逼宫。 细看这几步棋,美国的战略意图已经很明显了,特朗普政府正在做的,不是简单地“甩锅”乌克兰,而是要用“割地换和平”,一劳永逸地结束俄乌冲突,为什么?因为美国有更大的棋局要下。 说白了,乌克兰这场仗,在特朗普眼里已经是“沉没成本”,继续烧钱、耗资源,不如趁早收场,把战略资源腾出来,转向印太地区对付中国。 这才是特朗普团队眼里头号优先级。所以,哪怕欧洲盟友再不满,特朗普也要把资源从欧洲撤回,集中火力搞“印太包围圈”。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特朗普对俄罗斯一点都不着急,只要普京能“配合”稳住乌克兰战场,哪怕是“割点地”,都能算是一种“和平”,至于乌克兰的死活,那已经不是华盛顿优先考虑的事了。 当然,这种“双打乌克兰”的局面,也让欧洲非常尴尬,欧盟原本指望美国带头,结果现在美国撂挑子了,欧洲自己又没那么大手笔。 冻结资产不动,援助计划搁浅,乌克兰的财政窟窿还在不断扩大,战场上打得艰难,后方的“水管”又被掐断,怎么打得下去? 从更大的格局看,这背后反映的是美国国家战略的再平衡,特朗普要的不是“帮乌克兰赢”,而是“美国不输”。 所以,哪怕让乌克兰“割肉”,只要能给美国战略腾出手脚,就是一笔划算买卖,这不是背叛盟友,而是彻头彻尾的算账逻辑。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最难受的不是俄罗斯的炮火,而是美国的“转身”,原本以为有西方撐腰可以熬到最后,现在却发现,靠山也会塌。 更可怕的是,这种政策走向一旦定型,乌克兰接下来面临的,不只是战场上的损失,而是国际支持的全面退潮。 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已经不仅仅是对乌克兰的“冷处理”,更是对整个西方联盟的一次“自我削弱”。 当美国开始优先考虑自身战略利益,哪怕牺牲盟友形象,那么全球其他国家也会重新评估与美国的合作关系。 从中国角度来看,这种变化未必是坏事,美国如果真的战略东移,就意味着欧洲将逐渐失去美国的直接军事庇护,而印太地区也将面临更复杂的安全局势。 这种调整,反而为中国争取了更大的战略空间,关键是,中国要稳住自身发展节奏,避免被捆进别人的战车。 眼下,乌克兰被“双打”的局面已经成形,俄罗斯继续推进战线,美国则用财政和外交手段“逼谈”,乌克兰进退维谷,战也不是,和也难,而这场地缘博弈的暗流,也正在悄悄重塑世界格局。 美国变脸,乌克兰遭殃,俄罗斯得利,欧洲尴尬,这场“三国演义”,谁是最终赢家还不好说,但可以确定的是,乌克兰已经不再是那个被集体力挺的“西方堡垒”了。 特朗普这盘棋,不是要赢乌克兰,而是要赢中国,而这一步“双打乌克兰”,只是他在全球博弈中,悄然落下的一枚重要棋子。 信息来源:特朗普提议俄乌“在当前战线停火”,克宫表态——央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