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做外贸的朋友说,即使特朗普从现在开始,把所有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全部取消,中国外贸企业以后也不会跟美国做生意,至少不会只盯着美国一个市场,而是会尽可能寻找其他替代市场。 美国那么大市场,关税一取消,继续跟美国做生意,难道不好吗?干嘛一定要逃离美国寻找别处? 因为美国人不讲信用,2020 年中美明明签了经贸协议,咱们这边踏踏实实落实,美方自己都多次说中方做得好,结果转头就不认账了。 协议里承诺的技术转让、农产品贸易那些事全没兑现,反而变本加厉搞制裁,光是 2024 年底到 2025 年初,就分三轮把 184 家中国企业列进 "实体清单",不让人家跟美国做生意,尤其盯着半导体全产业链打。 这哪是讲信用的样子?就像跟人签了合同,你按规矩办事,对方却拿了东西就翻脸,还把你家门锁了,换谁还敢信他? 浙江有家做电缆的企业最典型,以前美国市场占了他们外贸的一半以上,一年销售额能破 10 亿,本来日子过得好好的。结果美国突然加征关税,客户全停了单,去年能做一千万美元的业务员,今年就剩两三百万,哭都没用。 企业第二季度订单直接掉了三四成,生产线停摆,20% 的产能都闲着,三十多年的老厂差点扛不过去。你说这关税要是取消了,他们敢再把一半生意放美国吗?万一哪天又突然加税,企业不就又要倒闭? 还有河南做钢制家具的肖老板,美国客户订的货都备好了,他还在回国的飞机上,订单就被全取消了,库房里堆得满满当当。这些货都是按美国客户要求定制的,改都没法改,差点血本无归。 这可不是个例,2022 年美国升级芯片管制,当年咱们从美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直接降了 17.9%,多少靠美国供应链的企业突然断了粮?美国人做事全看自己心情,根本不管别人死活。 更气人的是他们政策变得比翻书还快,去年 3 月美国对加拿大加征关税,加拿大立马反制加征葡萄酒关税,加州熊溪酒庄的酒在加拿大全被下架。等 9 月加拿大取消关税,市场早被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酒抢光了,美国酒根本回不去。 那些葡萄熟了没人摘,挂在藤上烂掉,果农只能开推土机铲掉葡萄树,看着都心疼。咱们中国企业也怕啊,货物运到美国要 30 天,路上关税说涨就涨,到港了价格都算不清,谁敢随便备货? 以前美国确实是大市场,但这几年早不是独一份了。2024 年咱们对美出口只占总出口的 14.7%,而东盟已经占到 15.9%,成了第一大贸易伙伴,光对东盟出口就涨了 13.4%。 更别说 "一带一路" 国家,咱们跟他们的贸易占比都超过 50% 了,出口还涨了 9.6%。深圳有家跨境电商,以前主要做美国 3C 配件,后来转做储能产品,主攻欧洲、东南亚,2025 年 7 月销售额直接涨了 70%,比在美国市场稳多了。 美国人还发明了各种歪招整人,什么 "301 调查",自己说了算什么是 "不公平贸易",然后就加税制裁;还有 "穿透性规则",母公司被制裁,连持股 50% 以上的子公司都要被连累,几千家中国企业受影响。 世贸组织早就裁定他们的 "232" 关税措施违法,他们根本不当回事,还接着用 "国家安全" 的幌子加税。这种连国际规则都不放在眼里的主,今天取消关税,明天就能想出别的招来打压,谁敢信他能一直讲道理? 这几年企业早看透了,不是非要逃离美国,是不能再 "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浙江那家电缆厂现在拼命开拓欧洲、中东市场,广交会上跟波兰、葡萄牙的客户谈成了合作,4 月份非美市场的订单已经占了 58.9%。 深圳盐田港新增的 12 条航线里,除了美国,更多是欧洲和亚洲航线,物流企业的欧洲订单都涨了九成。大家都是吃过亏的,知道与其赌美国能讲信用,不如自己找靠谱的市场。 说真的,谁不想做大城市的生意?但做生意得讲信誉,美国人这几年把信用败光了。就像街坊邻居,以前跟你做买卖挺痛快,后来老欠账、耍无赖,哪怕他现在说以后不欠了,你敢把全部家当都赊给他吗? 企业要活下去,就得找那些说话算话、政策稳当的市场。现在东盟、欧洲、"一带一路" 国家都很靠谱,订单稳、回款快,何必再冒风险盯着美国? 要是美国真能改了不讲信用的毛病,生意可以做,但想让企业再把所有希望放那儿,根本不可能了,没人愿意再跳一次火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