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7年李隆基要娶杨玉环,他问儿子李琩:“我想娶杨玉环为妻,你可愿意?”李琩蒙了,以为自己听错了,想了一下才说道:“父皇,那杨玉环是儿臣的妻子,您想娶她?”[无辜笑] 开元二十五年冬,唐玄宗李隆基因武惠妃去世而情绪低落,尽管后宫众多,却无人能缓解他的哀伤。 此时有人向他提及寿王妃杨玉环,这位儿媳以才华与美貌著称。 李隆基在位前期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贤臣,开创开元盛世,当时唐朝国力强盛,长安成为国际都会,文化繁荣。 皇帝本人精通音律书法,推动文化艺术发展。 寿王李琩是武惠妃之子,性格温和。 他十六岁时与同样擅长音律的杨玉环成婚,二人兴趣相投,感情融洽,这段婚姻原本平静美满。 武惠妃离世后,李隆基在宦官建议下开始关注杨玉环,为规避礼制,他先让杨玉环出家为道士,道号“太真”,名义上是为太后祈福。 天宝四载李隆基为新任寿王妃韦氏完成册封后,正式册立杨玉环为贵妃,这段关系由此获得公开身份。 皇帝与贵妃开始频繁参与各种宫廷活动,华清池成为他们常去之地,宫廷歌舞表演日益奢华,李隆基亲自参与《霓裳羽衣曲》的创作,还命人从岭南快马运送荔枝。 这些举动不仅体现个人情感,也消耗了大量国家资源。 杨贵妃得宠后,其家族成员地位提升,族兄杨国忠先后担任多项要职,最终成为宰相,他在任期间提拔亲信,与节度使安禄山矛盾加剧。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发动叛乱,这场持续八年的动乱严重削弱唐朝国力,叛军攻陷潼关后,李隆基被迫离开长安避难。 行至马嵬坡时,随行将士要求处死杨国忠,并逼迫皇帝赐死杨贵妃,三十八岁的杨玉环在此丧生,标志着盛唐时代告一段落。 退位后的李隆基在孤独中度过了最后岁月,寿王李琩则与韦妃过着平静生活。 这段历史引发后人思考个人情感与政治责任的关系,以及权力监督的重要性,历史经验表明,任何决策都需要平衡多方因素,考虑长远影响。 看了唐玄宗、杨玉环和寿王这段历史,网友们可是炸开了锅: “我的天,这不就是大唐版《权力的游戏》吗?李隆基这操作真是绝了,让前儿媳出家再接手,套路玩得深啊。” “心疼寿王李琩三秒钟,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老婆被自己爹看上了,打不过也争不过,只能认栽,太憋屈了。” “说真的,开元盛世毁于安史之乱,不能全让杨玉环背锅,李隆基晚年昏聩、用人不当才是根本,杨国忠和安禄山的问题更大,把王朝衰落归咎于一个女人不公平。” “华清池泡温泉,荔枝快递说送就送,李隆基绝对是恋爱脑的祖师爷,为了爱情连江山都不要了,也是够痴情的,就是代价太大了。” “最惨的还是杨玉环吧,命运完全不由自己掌控,先被公公看上,最后又被当成替罪羊,真是应了那句‘自古红颜多薄命’。” 如果你穿越成寿王李琩,在父亲唐玄宗向你提出那个难以接受的要求时,你会有什么更好的应对之策吗? 官方信源:中国历史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