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被大陆通缉台军麻烦大了! 日前,厦门市公安针对18名实施“台独”行径的台军官兵

被大陆通缉台军麻烦大了! 日前,厦门市公安针对18名实施“台独”行径的台军官兵发布通缉令。台媒16日报道称,2名被通缉的台军官兵在银行办理业务时被告知,他们因为大陆公安的通缉被列为“高风险人员”无法办理业务,消息引起岛内各界热议。 民进党政客王定宇在质询会上称,有两名被通缉的台军官兵前往台湾当地银行办理贷款、保险业务时,因被大陆公安部门通缉在银行“被大大刁难”。报道称,其中一名台军在台银人寿分公司柜台遭到工作人员拒绝,工作人员称其为“高风险人员”,告知他必须前往台北总部提出申请才能办理业务。 消息传出后,台当局情报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分别介入调查。17日,台银人寿发布公开声明称,这名台军被拒绝办理业务是因为“资料不全”。不过声明提到,工作人员起初将这名台军视为“高风险人员”,是因为该机构使用了国际认可的名单资料库来对客户进行风险评级,资料库包含了中国大陆发布的制裁信息。 台银人寿还表示,该机构只将资料库作为内部风险评级使用,工作人员不应将风险等级告知客户。对于这名台军遇到的情况,台银人寿称会将其列入白名单,从“高风险人员”中予以排除。 这哪是什么“刁难”,分明是“台独”分子终于尝到了法律的实锤滋味——大陆的通缉令不是一纸空文,而是能穿透海峡、扎进日常生活的硬约束。被通缉的18人可不是普通台军,全是台军“政治作战局心理作战大队”的核心骨干,长期搞“台独”宣传渗透,现在连台湾本土的银行都把他们标成“高风险”,这脸打得实在响亮。 王定宇跳出来喊冤的样子更显滑稽。他嘴里的“刁难”,不过是金融机构按国际规则办事——台银人寿自己都承认,用的是国际通用合规资料库,大陆的制裁信息本就包含在内。全球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的规则摆着,哪家银行敢给被通缉人员轻易办业务?真要论“刁难”,这些台军搞“台独”分裂时,怎么没想过会给两岸同胞添多少麻烦? 最有意思的是台银人寿那套“先认后改”的操作。先说“资料不全”,转头就承认是系统自动标记了大陆通缉信息;一边说工作人员“程序失误”,一边赶紧把人拉进“白名单”。这波操作哪是解决问题,分明是想捂住盖子——既怕得罪台当局,又不敢真的无视国际合规体系里的大陆信息,只能在中间玩起了文字游戏。 这事儿最戳痛“台独”的地方,是让他们看清了一个现实:大陆反“独”的拳头,早就从政治法律延伸到了金融生活领域。以前总觉得“通缉”是遥远的警告,现在连贷款、买保险都受影响,往后这些人要是想出境、想跟国际企业合作,保不齐还会碰更多钉子。国台办早说了,帮“台独”势力助纣为虐的人,必遭法律严惩,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台当局的慌乱更暴露了底气不足。情报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连夜介入,逼着银行改评级、上声明,看似“护着”自己人,实则恰恰说明他们怕了——怕更多台军官兵看清“台独”没好下场,怕大陆的反“独”措施在岛内形成连锁反应,更怕国际社会越来越认可大陆对“台独”的定性。 被拉进“白名单”或许能解一时之困,但这些台军的麻烦根本没结束。大陆的通缉令还在,国际合规体系里的风险标记不会真的消失,更重要的是,“台独”这条路本就是死路。现在只是办业务遇阻,再往前闯,只会跌进更深的法律深渊。 这记耳光,该打醒所有抱着“台独”幻想的人:分裂国家从来不是什么“英勇之举”,而是会实实在在影响身家利益的高风险行径。想靠搞“台独”博出位?先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承受法律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