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东北夫妻来杭开店卖盒饭,20多道菜荤素自选15元,老板说还有得赚

周末刷小红书,偶然看到一家东北盒饭的餐饮店,15元,二十多种菜品,荤素搭配。竟生出一种感动,想起10多年前在湖南湘潭上大学的光阴,一群半大小伙,时常光顾一家15元快餐店,风卷残云,老板娘乐呵呵地,“好再来……”,她的店就叫好再来。

10多年前,15元盒饭,我们吃出了幸福。10多年过去,经济在迅速发展,人力物价全面提升,何况杭州这样的新一线城市,15元的盒饭,菜品还那样的丰富,叫人感动。

这是怎样的一家店,老板有赚头吗?带着好奇,上午10点钟,我来到拱墅区沈半路鸿福东北盒饭店。

店面不大,前厅后厨加仓储,细长的三间屋子,50方左右。好在亮堂,灯光、地板、灯箱很新。广告显眼,“自选快餐,十五元自选三样菜,荤素不限(汤、饭免费)”“现切现炒,拒绝预制菜”……

老板娘齐耳短发,黑色短袖,正从后厨端出一盆盆热菜,摆到餐架。餐架10多样菜,油豆腐红烧肉、酸菜粉条、土豆炖牛腩、糖醋里脊、红烧鱼……有红有绿,颜色搭配好看,油色清亮,锅气腾腾。空气里弥漫着香甜,后厨连着餐厅,开放式的,老板正在炸东北特色菜锅包肉。

“早上6点备菜到现在,10点开始营业,忙到夜里10点。”老板娘前厅张罗,姓于,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他们是一家夫妻店,9月份刚开业。“我女儿教我用小红书,发帖吸引流量……我拍得不好,吃饭的人多,忙不过来,有时间没更新了。”

小红书账号“鸿福东北盒饭”,20多条帖文,内容有服务员招聘、开业视频、后厨做菜、顾客堂食,文图都有,最近一次更新是10月18日,“因为每天生意太火爆太忙了,都没时间给大家更新视频……”

最忙的是中午,两拨客人,一批是干工地的农民工,他们用餐时间在10点半到11点半,11点半到12点半,主要是附近的上班族。

还没聊上几句,就有农民工进店。圆餐盘,四个格口,红烧鱼、地三鲜、大豆皮,餐盘堆积小山。

汪师傅和几个兄弟来自安徽阜阳,在附近工地做架子工,“几乎天天来吃,量大管饱,比路边摊盒饭强。”

同桌的一位兄弟说,“早上6点开始上工,10点多下工,干工地,都是力气活。对吃的要求不多,有油水,量大管饱。15块钱,鸡鸭鱼肉都有,品质还可以,只能说老板人不错的。”

有个东北的大哥专门找寻过来,指着要锅包肉、酸菜粉条,大快朵颐。“咋样,有东北那味不?”老板娘笑着问,“我这酸菜都是老家寄过来的。”大哥点点头,“很正。”

老板娘说,像酸菜呀、茄子呀、豆皮呀,我都是网上下单,老家快递发货来。“就拿茄子说,杭州茄子细长的,皮厚,东北茄子圆又大,肉感强;还有豆皮,南方这边比较干,东北豆皮软的,厚的。”

前厅人越来越多。后厨稍显清净些,老板也是大厨,姓任,50岁。他瞅着前厅,随时准备补菜。

任师傅说,今年是他干餐饮的第30年。在北京开饭店5年,更多时间在老家齐齐哈尔,“年轻人都出去了,在老家守着店,清冷。”

“我有个兄弟在杭州做餐饮,他让我过来帮忙,做了几个月大厨。我发觉杭州人气蛮好,我想我厨艺也不差,自己开个店也不错。”

和家人说起要来杭州开店,“我姑娘(东北话女儿)和我吵了两个月。我就一个姑娘,在北京开画室,比我开饭店挣钱,她意思让我和老婆家里养老得了,要钱她都能给。”

任师傅也很干练,一米七的个头,有点清瘦。他眯眼笑,先前也是胖的,体重快赶上180斤了。“前些年查出糖尿病,长期的高油、高盐、高糖环境,饮食不规律,没办法呀。后来我每天走路,每天七八公里,控制饮食,瘦了些。”

“我姑娘也是担心我身体。我和我老婆商量,我俩都觉着,才50岁,还年轻,总要干点事,赚多赚少不打紧,干点事踏实。过两年干不动再回家。女儿孝顺是一码事,自己口袋有,也给她少一点负担。”

任师傅干厨师三十年,除了在酒店帮厨,自己的夫妻店,一直走大众路线,“咱普通人,做普通的事,能让大伙吃上热乎的饭菜,还能说我一句好,我就很满足。”

15元一餐,赚钱吗?

“那也是有得赚的,不过也都是辛苦钱。”他给我展示他的一双手,都是厨师的“勋章”,疤痕累累,“都是炸锅包肉,油烫伤的,干厨师,总是免不了。”

任师傅开始算账,店铺一年租金10万,除了自己夫妻两个,还请了一个帮厨,一个临时工,每月工资近一万。杭州本地菜也很贵,洋葱、土豆,东北几毛钱一斤的,这边都要一块多……任师傅说,“民工兄弟都很实在,吃好了他还来,还带他的朋友来。店里人气旺了,我生意不愁,就掌好自己的勺就行。”

任师傅的厨灶和案板很干净,“干餐饮的,除了食材、刀工厨艺,最要紧的就是一个干净。学徒那会儿,师父就再三强调,锅碗瓢盆,油盐米醋,盆盆罐罐都要分类清楚,养成习惯,不出差错。”

任师傅说,“我的后厨开放式的,菜现切现炒,油盐用料看得见。客人看了也放心。”

下午1点多,用餐高峰过后,老板娘这才松弛下来。“来杭州之前,我们也做了市场调查。很多快餐店,荤素称斤两,素的一辆两三块,荤的七八块。两三个菜下来,就要二三十块了,多吃多给钱。”

“我夫妻两个想着力量有限,尽自己的力,开个小店就行,外头人都说东北菜实在,大盘大盆,我们店开到杭州,主打东北特色,总是要客人吃饱,客人多吃两碗米饭,亏不了钱。”

下午2点,夫妻两个和员工才开始吃上饭,吃完饭又是洗涮拖地,配菜,准备晚饭……

下午4点多,老板娘微信给我发了一段话:

“照顾这些也不容易的打工人,学生,孩子们,虽然薄利,但是我们做得很充实。我们能让自己有事做,有生活费的收入,不给子女负担,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