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我为群众办实事|疏管结合破难题,闲置地块变身便民充电站

近日,庄户中心村21套公共充电桩在其河西村(自然村)南、北、西三侧建成投用,长期困扰村民的“充电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这是村两委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理念的具体实践。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提升,家用电动汽车保有量显著增长,“充电难”逐渐成为民生痛点。村内部分胡同狭窄、停车空间有限,多数家庭不具备安装私家充电桩的条件;少数村民挤占公共停车位安装私桩,既破坏村容村貌,又易引发邻里纠纷,且“飞线充电”“私拉电线”等行为存在极大消防安全隐患。

村两委通过走访调研将“破解充电难题”列为重点民生任务,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意见,最终确定“疏堵结合”的核心思路,在满足村民安全充电需求的同时,优化村庄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为避免占用新建设用地,充分盘活拆违腾退的闲置资源,经实地勘察与科学规划,利用村庄南、北、西三侧拆违后的零星地块、边角地,打造集中式公共充电区。此次建设,共安装3组共21套充电桩,含3套快充、18套慢充,可兼顾村民日常通勤“快速补能”与长时间停放“慢充续航”的多样化需求。充电区选址于村民居住集中区域,确保村民步行一刻钟内即可抵达,真正实现“家门口充电”;同时,充电区配套划分停车泊位、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保障使用便捷与安全。

如今,村公共充电区内车辆停放有序,村民通过扫码即可便捷充电、支付费用。此前杂乱的“飞线”不复存在,挤占公共空间的私桩也已规范清理,村容村貌更显整洁。此次通过盘活拆违闲置地块建设公共设施,既避免了违建反弹,又探索出农村地区“空间精细化利用+公共服务提升”的新路径,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注入新活力。

下一步,村内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充电桩日常维护、故障报修、安全巡查等长效管理机制,确保便民设施“用得好、管得久”。同时,村两委将持续聚焦村民急难愁盼问题,从“小事”“实事”入手,把民生服务落到实处,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