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住有所居、住有优居” 老旧小区改造1714个,南阳住建“十四五”交出高分答卷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李春段晨曦

10月21日,南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住建局专场)。南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毅辉在会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时期南阳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工作进展和主要成效。

如今,一大批群众可感可及的民生项目落地见效,南阳城市面貌精彩蝶变,城市品质与内涵全面提升。

住房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住有所居”迈出坚实步伐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期间,南阳住建系统聚焦人民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不断满足“住有所居、住有优居”的美好期盼。五年来,全市累计建设、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危旧房改造等安置性住房14余万套(间),惠及群众60余万人,住房保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大幅提升。

同时,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健康发展。通过坚持“房住不炒”,构建“人房地钱”联动新机制,扎实推动“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强化预售资金监管,有效拓展房地产融资“白名单”,有力防范化解市场风险,稳住了市场基本面,提振了社会信心。

居住品质改善同步推进。全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714个,惠及居民超15.2万户。同时,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构建并推广“急救保命+生活服务+中医康养”养老住房模式,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城市更新行动纵深推进,功能品质实现跨越升级

“十四五”期间,共完成光武路西延等36条新建道路、新华中路等18条提升改造道路,打通明山路等11条“断头路”,新增道路长度401.23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提升至8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19.12平方米。

针对“停车难、充电难”问题,“十四五”期间,共建成公共停车场140个,新增停车泊位超12万个,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7472个,群众停车更方便了,充电更便捷了。

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同样成果丰硕。编制完成了《南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9-2035)》,通过“嵌入式、微改造”模式,加强对历史街区和建筑的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让古宛城的历史肌理与现代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助力打造兼具文化底蕴与烟火气的活力古城。

城市安全韧性显著增强,发展基底更加牢固可靠

“十四五”以来累计新建改建供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2161公里。中心城区建成区供水管网密度从“十三五”末的3.12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到8.81公里/平方公里,增长182%,更多市民饮用上丹江水。

污水处理能力实现翻番,达到78万吨/日,污水收集率提升至75.62%。新增近1000公里雨污水管道,主次干道雨污分流改造基本完成,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大幅提升。

在建筑安全方面,深入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率先开展房屋安全专项体检,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切实守护了人民群众“住的安全”。

行业改革创新持续突破,营商环境优化注入动能

住建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工改”系统迭代升级,联合验收、不动产登记融合创出“南阳经验”,企业满意度达98%以上;“办理建筑许可”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建筑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组建南阳城乡建工集团。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大力发展,全市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设计执行率和施工实施率连续保持100%,新晋一级总承包资质企业20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赵毅辉局长表示,展望“十五五”,南阳住建系统将持续聚焦市民所思所想所盼所急,在解决突出民生难题、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上下更大力气、花更大功夫,奋力推动住房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功能更加优化、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为南阳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住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