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浮云]我们都错怪赖清德了。和平统一的关键阻碍,并不是他!而恰恰是那些我们以为在

[浮云]我们都错怪赖清德了。和平统一的关键阻碍,并不是他!而恰恰是那些我们以为在“拉拢”的“统派”!他们才是最危险的“战略麻醉剂”! 台湾问题,常常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敏感话题,大家都知道。尤其是近几年,关于统一的话题更是热得发烫。 每当谈到台湾问题时,许多人总是把矛头对准赖清德,觉得他是“台独”的代表,是统一路上的最大障碍。有人甚至直呼,赖清德要是能下台,统一指日可待。 但我觉得,这种看法其实有些片面。赖清德虽然明确反对统一,但他毕竟立场鲜明。真正需要警惕的,反而是那些嘴巴上喊着“和平统一”、但是实际行动却总是在拖延进程的“统派”人物。 别被假象迷惑。2024年台湾领导人选举,各方阵营中,民进党的赖清德公开“抗中保台”,立场清楚。国民党侯友宜虽然口口声声说要“务实路线”,但实际上他避而不谈统一,更不敢提什么“九二共识”。 甚至连柯文哲,也敢大胆放话“统一在台湾没有市场”。三人站在一起,表面上似乎在呈现不同的立场,实则无一人敢提统一的真相。 你不妨想想,过去国民党被大陆一些人寄予厚望,认为它能够成为两岸沟通的桥梁。可是现实是,国民党早就没有了那个敢为民族复兴拼搏的精神。 侯友宜连最基础的“两岸一家亲”都不敢提,更别提什么“统一”了。而且很多岛内的蓝营人物,一方面在大陆跑,搞合作,似乎很“亲中”;但一回到岛内,立马转变,仿佛比谁都更谨慎,甚至有些人几乎是在给选票献媚,什么“统一”这类话题,哪敢碰? 这种“两头吃”的心态,说白了就是为了选票而背离原则。那些嘴上喊着“和平统一”的“统派”,一边从大陆获取利益,一边又回避统一议题,甚至巧妙地在选举中包装自己,以此维持自己的政治生存。 他们的策略,是给两岸关系“上药”,让大家觉得统一不远,但实际上不过是在拖延。相比之下,赖清德虽然站得不坚定,但至少你知道他的位置在哪,敌人的立场至少是清楚的。 真正让两岸统一进程停滞不前的,正是那些假装站在两岸之间的“统派”,他们用一些温和、理性、务实的词汇来包裹住拒绝统一的真实意图,给两岸关系一种“虚假的安慰”,让大家误以为统一还在远处,但其实只是原地踏步。 令人痛心的是,很多大陆人士反而被这些“统派”的虚伪言辞所迷惑,认为他们是两岸关系的“缓冲器”,可以通过与蓝营的合作推动和平统一。 可事实上,蓝营根本没有推动统一的决心。台湾的选举结构就决定了,任何敢公开谈统一的候选人,选票都无法保证。因此,国民党选择了回避统一话题,它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历史使命,沦为选举工具,而不是统一的推动者。 这就是现在最危险的“战略麻醉剂”:我们以为他们在为统一努力,结果却是让两岸关系不断停滞。 他们有时也会借大陆的一些善意,包装成自己“与大陆有沟通渠道”,而这些话题又被拿来换取选票,继续营造“两岸关系改善”的假象。我们不能再被这种策略麻痹,不能再幻想通过这些人来实现统一。 统一是中国人的事情,必须由我们自己主动去争取、去实现,而不是寄希望于政治人物替我们完成。统一的前提,是要让台湾的普通民众真正感受到统一带来的好处,不能再仅仅依靠政治口号,而是要通过实际利益去打动民心。 统一对台湾民众来说,绝不是失去什么,而是获得更多的机会,经济更通畅、就业机会更多、社会保障更完善、教育资源共享。我们要让台湾人看到,统一不是什么“牺牲”,而是两岸共同的“收获”。 同时,绝不能再被那些所谓的“和平论”、“务实论”所麻痹。那些说“等台湾自己回头”的话,听着虽然让人觉得轻松,但实际上只是在自我安慰。 台湾的政治、媒体、社会环境,已经决定了它不可能自动回到正确的轨道上。等待只会让分裂根基更深,统一的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大陆手里。 但我并不是在呼吁“武统”,而是希望我们能有更加积极、主动的战略,推动统一进程。我们要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民心沟通等多方手段,不断加大两岸的融合,让统一变得更加具体、可触及,同时还要保留足够的战略威慑力。 所以,未来的统一不应该再被那些虚伪的“统派”误导,也不能再让等待成为我们的战略。幻想带来的代价太昂贵,保持清醒才是我们最大的力量。唯有当我们彻底抛开那些口是心非的“统派”,用实际的行动塑造台湾的未来,统一才会真正走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