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价跌农户愁,托市启动却难解困,谁在背后默默扛压? 湖南从10月21号开始收稻谷了,这是两年来第一次开这个口子,益阳、常德、岳阳这些地方的稻谷价格跌到每百斤一百二十八块以下,政府只好出面,国家没明说哪些县能收,但粮库的人私下说,这几个地方实在撑不住了。 农民种地赚不到钱了,化肥涨了价,机器租不起,卖稻谷的钱还比不上打工一天,一亩地挣不到八十块,不少人干脆不种了,晚稻产量倒是高了,可没人收,加工厂不开工,仓库堆得满满的,粮商也不来买,大伙儿都等着国家收,市场就更没人动了。 小户农民最吃亏,没地方存粮,也没车运粮,等不到收购的那天,只能低价卖给中间人,大户呢,有规模,有设备,可国家给的价格不分好坏,优质稻也卖不上价,江苏安徽那边早就在搞订单农业加保险贷款,湖南还靠着一个价兜底,办法太老了。 有人怕大米出口管太严,怕家里粮不够,网上有人说托市是在惯着农民,专家回嘴说,不托市,农民真可能又排队上访,湖南有些地方试了数字粮库和AI预测,可这些技术没跟托市政策搭上,跑得快的是技术,政策还落在后头。 这次托市是救急,还是说明问题更大了,全球粮价来回波动,咱们是不是该换个补贴办法,农民的收入到底该靠谁来兜底,这些事到现在还没人说清楚。稻谷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