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外相阐述日本的对华关系 日本新任外相茂木敏充首次记者会,阐述了日本的对华关系,他表示: 可以合作的地方将继续合作。“该对抗的地方对抗”,这句话虽没有明说,但潜台词就是如此,实际上就是美国的那套调子。 关于历史问题,将继承战后70年的安倍谈话。发表于2015年的安倍谈话,外交部当时指出,安倍谈话“未对侵略战争性质和责任作出清晰交代”,要求日本“彻底与军国主义切割” 。其中最恶劣的是将台湾与中国大陆并列。 安全问题方面。继续深化日美同盟,加强威慑力。其实就是联合反华势力继续搞围堵。 高市政权的日本对华关系,就是新瓶装老酒,换汤不换药,了无新意,简直就是安倍附体,安倍转世。 高市政权的这套行得通吗?连美国现在都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准备与中国签署贸易协定,日本紧追美国,调整也是必然的,否则不会有好下场。 茂木敏充嘴上说着“战略互惠”“对话合作” 可字缝里全是安倍时代的老味道。这位被称作“现实主义者”的外相,明明上届还靠着中日经济高层对话稳住沟通桥梁,如今却把“继承安倍谈话”当成了对华表态的核心,刻意绕开承认侵略历史的“村山谈话”,这份刻意的回避比直白的强硬更让人警惕。所谓的“可合作领域推进合作”,更像给紧绷的关系贴块缓冲胶布,骨子里的对抗逻辑半分没改。 最耐人寻味的是高市政权的矛盾操作。一边让茂木敏充唱“对话”的红脸,强调延续历届政府的合作机制;一边把鹰派色彩浓厚的小泉进次郎塞进防卫省,摆明了要在安全领域加码。这种“外交留余地、制衡不松懈”的双重戏码,说到底是既想靠中国市场稳住经济,又不敢得罪身后的美国,典型的左右摇摆。要知道日本对美5500亿美元的投资还悬在那,高市再怎么喊“强硬”口号,也不敢真把经济命脉赌进去。 历史问题上的含糊其辞最是致命。安倍谈话当年就因回避战争责任被痛批,如今茂木敏充还要把这页旧纸翻出来当纲领,等于主动关上了历史和解的大门。更别提高市早苗本人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质疑南京大屠杀的过往,这些言行早已让外界对新政权的历史认知打上问号。连正视历史的勇气都没有,所谓的“建设性关系”不过是自欺欺人的空话。 安全领域的小动作更藏着祸心。茂木敏充说要强化日美同盟,还要拉上澳大利亚、印度搞“印太协作网络”,这哪里是“加强威慑”,分明是想把对华围堵的网织得更密。可他似乎忘了,美国前脚还在喊“竞争”,后脚就忙着和中国谈贸易协定,日本偏要抱着冷战思维不放,纯属给自己找别扭。 高市政权的底气本就不足。联合政府在参议院连125席的门槛都没摸到,内政上减免食品税、建大阪副首都一堆事要掰扯,哪有多余精力搞对华强硬。这种时候还硬蹭美国的反华调子,只会陷入“想对抗没资本,要合作没诚意”的尴尬。中日贸易额常年保持高位,汽车、电子等产业深度绑定,真要把关系搞僵,受损的只会是日本自己。 茂木敏充说外交是“处理分歧”,可高市政权的所作所为全是制造分歧。不彻底清算历史包袱,不摆脱对美国的路径依赖,再漂亮的“战略互惠”话术都是空谈。美国都在调整对华姿态,日本要是还抱着“新瓶老酒”的套路不放,最后只会在中美之间的夹缝里,把自己的路走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