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就在!昨天 马来西亚安瓦尔突然宣布 10月22日起,欢迎外国公司合伙开发1610

就在!昨天 马来西亚安瓦尔突然宣布 10月22日起,欢迎外国公司合伙开发1610万吨稀土储量。 马来西亚不再满足于当一个资源输出国,而是想真正切入高附加值的稀土深加工领域。 过去,马来西亚虽坐拥丰富资源,但受限于技术短板,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2023年叫停原矿出口后,试图推动本地精加工,却因缺乏核心工艺,进展缓慢。与澳大利亚莱纳斯的合作虽建厂投产,但关键技术仍由外方掌控,本土获益有限,被不少舆论称为“出力不讨好”。 转机出现在与中国的技术对接上。马来西亚已获准引进中国的“无氨浸出”工艺。这项技术不仅环保高效,还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稀土提取的经济性。一位从事环保材料研究的业内人士表示:“传统提纯方式污染大、成本高,而无氨工艺是未来方向,谁能掌握,谁就握住了绿色稀土的钥匙。” 如今的全球稀土格局,早已不是“谁矿多谁说了算”,而是“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主导规则”。中国凭借多年积累,在分离提纯、产业链整合和绿色技术方面形成强大优势。全球超八成的稀土精加工产能集中于此,专利布局和技术储备遥遥领先。 因此,马来西亚的选择,本质上是一次务实的战略调整:与其空守资源却受制于人,不如主动合作,借力升级。这种“资源+技术”的模式,正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新路径。 有网友评论:“以前以为有矿就能翻身,现在才明白,没技术,矿也只是土。”也有分析指出,中马合作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更像是一场长期共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产业链落地,才刚刚开始。 当然,挑战并存。如何确保环保合规?如何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合作伙伴?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地缘中保持自主?这些都是马来西亚必须面对的问题。 但从长远看,这场合作或许能为全球资源国提供一个新范本:真正的资源红利,不在于卖多少矿,而在于能把矿变成什么。 当技术主权成为硬通货,谁掌握了“炼石成金”的能力,谁才能在未来的绿色科技赛道中站稳脚跟。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