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悬赏织网利剑破冰

悬赏织网利剑破冰

近日,城东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收到法信悬赏执行平台的线索提示,称被执行人余某将于次日乘火车抵达西宁站。正是这条线索,让一起僵持数月的执行案件迎来转机,申请执行人最终拿到了全额欠款,事后更是专程给执行干警送来锦旗致谢。

该案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裁判文书生效后,被执行人余某拒不履行付款义务,申请执行人无奈向城东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中,余某虽与申请执行人签订分期履行和解协议,却在约定期满后反悔。经执行法官多次电话、线下催告,他仅支付少量款项,剩余欠款始终以“手头紧”“再等等”为由拖延,此后干脆“人间蒸发”,申请执行人与法院均无法与其取得联系,案件执行陷入“找人无门、追款无路”的困境。

“不能让生效判决沦为'法律白条'”,面对僵局,执行法官没有局限于传统查控手段,而是主动引导申请执行人借助法信悬赏执行平台,以公开悬赏的方式向社会征集余某的下落线索。今年6月,申请人马某在平台提交悬赏申请并发布公告,一场“全民寻赖”的行动悄然展开。

线索确认后,执行法官立即召集干警召开临时会议,制定布控方案。次日一早,执行干警提前抵达西宁火车站,根据平台提供的余某乘车信息、体貌特征,在东出口区域蹲点布控。经过近2小时的耐心等待,当余某刚走出出站口时,便被早已等候的干警依法传唤至法院。

面对法官的释法析理,余某起初仍抱有侥幸心理,反复强调“经济困难”,试图继续拖延。直到法院明确告知,因其无主动履行意愿,将依法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时,余某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别拘留,我马上联系家人凑钱!”,在拘留所门口,他当场拨通亲友电话,半小时内便筹措到全部剩余案款,一次性支付给申请执行人。至此,这起“骨头案”成功执结。

从“躲债失联”到“当场履约”,余某的态度转变,正是法院借助法信悬赏执行平台破解“执行难”的生动注脚。这一平台不仅是传统执行手段的“补位者”,更是激活社会力量、压缩失信空间的“赋能者”,让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从“纸面”落到了“实处”。

数据是机制成效最有力的证明。自2025年1月以来,城东区人民法院通过法信悬赏执行平台发布案件145件,成功执结63件,执行到位金额超143万元。这些数字背后,不仅是司法权威的坚定维护,更是“执法为民”理念的鲜活实践。城东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执行机制创新,让现代化手段成为破解“执行难”的常态力量,以执行之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

供稿:城东法院

审核:詹国彬

诉讼服务中心:0971—12368

省法院导诉台:0971—6165249

省法院督察局:0971—616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