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徐佳
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金融信息服务行业龙头同花顺(300033.SZ)业绩高速增长。
10月22日晚间,同花顺发布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同花顺实现营业收入32.61亿元,同比增长39.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12.06亿元,同比增长85.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11.71亿元,同比增长85.5%。
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同花顺持续聚焦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主业,稳步推进年度经营计划,深化人工智能技术与既有业务的融合应用,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2025年前三个季度中,同花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10.31亿元、14.81亿元,同比增长20.91%、33.82%、56.72%;净利润1.2亿元、3.81亿元、7.04亿元,同比增长15.91%、47.27%、144.5%;扣非净利润1.13亿元、3.72亿元、6.86亿元,同比增长13.72%、51.5%、139.4%,业绩增速逐季度提升,且第三季度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实现翻倍增长。
不仅如此,2025年前三季度,同花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21.96亿元,同比增长235.32%。
同花顺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资本市场活跃度回升、投资者信心修复,带动金融信息服务需求增强;同时,公司加大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投入,推进产品与大模型技术融合创新,优化核心产品竞争力与用户体验,带动增值电信业务收入较快增长。另外,由于同花顺网站与APP用户活跃度提升,基金、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加大在平台上的宣传投放力度,生活消费、科技等非金融客户亦增加线上品牌推广投入,带动公司广告及互联网推广服务收入增长。
截至2025年9月末,同花顺的合同负债规模达到25.1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69.5%,公司亦表示主要系报告期内资本市场活跃度增加,公司销售收款大幅增长,对尚未达到收入确认条件的预收款项暂列合同负债所致。
作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提供商,同花顺主要为各类机构客户提供各类基于AI的软件产品和系统维护服务、金融数据服务、智能推广服务,为个人投资者提供各类基于AI的金融资讯、投资理财分析工具、理财产品投资交易服务等。
值得关注的是,伴随ETF扩张驱动公募基金市场扩容,截至2025年6月末,同花顺旗下“爱基金”平台已接入基金公司及证券公司228家,代销基金产品及资管产品24606支。
强大的技术实力使同花顺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末,同花顺已累计获得自主研发的软件著作权556项,发明专利授权127项(其中美国专利28项)。
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同花顺的研发费用为8.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