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李鸿章的孙子李子嘉本拥有一片山场、万亩良田、上海一套别墅、芜湖一座楼房的财产,且每月还有500元大洋的零花钱,可他最后却没钱生活,冻死在街头。 当人们谈起李鸿章,总会联想到那句“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传说他留下的财富换算到今天能有十亿元,可谁能想到,他那出生于1910年的孙子李子嘉,人生的最后结局竟是被一张破草席裹着,由兄长草草掩埋。 李子嘉最大的问题从来都不是吃喝嫖赌,而是他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一种想法:自己生来就该被人供养,不用靠自己创造生活。 在他眼里,万亩良田、上海别墅就像永远用不完的资源,母亲劝他要珍惜家业,他毫不在意,觉得有钱就能解决一辈子的问题。 这种想法在他穷困后更显致命,母亲为他找了份翻译工作,他干了没多久就甩手不干,理由是不能“伺候别人”。 他宁可上街讨饭,也绝不低头劳动,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贵族身份”比劳动更有价值,哪怕后来身体垮了,他也要雇八抬大轿抬着自己去青楼,这种对排场的执着,正是他“贵族身份幻觉”的荒唐体现。 李子嘉不是一个人在堕落,他所处的圈子里,全是和他一样失去生存能力的世家子弟,走投无路时,李子嘉想到了圈子里的左宗棠孙子左巨生。 他找左巨生的理由是祖辈有交情,自己以前还借过左家十石粮食,他没想着找份工作谋生,而是想靠老关系要些帮助。 可左巨生也因为抽大烟败光了家产,连自己都只能喝稀粥,根本帮不了他,更荒唐的是,当李子嘉发烧时,左巨生竟认为“发烧了人就不冷了”,任其病情加重。 这并非个例,它暴露了这些贵族后代对基本生存常识的缺乏,他们从小只被教如何享受,没人教他们怎么活下去。 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李子嘉的哥哥李厚甫,最后也和盛宣怀的儿子盛恩颐一起沦为乞丐,活活饿死,这个圈子里的人只会互相拖累着一起堕落。 他的身体和家产几乎是同步败落的,他把生命当成了挥霍家产的工具,早年流连风月场所染上花柳病,就是身体“垮掉”的开始。 身体不行了,玩不动了,他就无缝衔接地迷上了赌桌,这不是换了个爱好,而是因为他害怕空虚,必须用持续的消耗来证明自己还“活着”,田契和房契在赌桌上化为乌有,他的生命力也跟着一点点流失。 李子嘉的结局充满了讽刺,饿到绝望时他跳池塘自杀,被人救了上来,可因为没人照顾,一场风寒引发的高烧就夺走了他的命。 这不是意外,而是长期透支身体和家产的必然结果,裹着他的那张破草席,既是他财产归零的象征,也意味着他彻底丧失了生命价值。 信源:澎湃新闻 蛇年最好的活法: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