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记者严粒粒

上海人民出版社提供
中国的城乡差距能大到什么程度;中央和地方之间是“兄弟关系“还是“父子关系”;中国城市之间是否存在鄙视链;中国官员晋升有什么规律;电商能救活小县城吗;年轻人到底该不该考公……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聂辉华写作、B站超3000万次热播课程《基层中国的运行逻辑》同名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从书中找到答案。
基层是中国的底色,理解中国政府必须理解中国基层。跳出“黑板经济学”,全书以政治经济学、组织经济学的视角,结合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与自身的实证分析和实地调研,系统探讨了基层中国的权力运行与治理逻辑。
书的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国家治理的制度背景,作者提出了一个“内外冲突的双均衡模型”,以解答从古至今中国国家治理与制度设计的框架与逻辑,并由此展开有关当代中国政治体制组织、治理结构、行政区划设计与历史沿革、央地关系、不同层级的权力关系,以及以等级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体系,包括行政单位、官员职级与权限、政策制定执行等。
第二部分分析了不同层级的权力运行,包括各级官员与基层公务员的职责与工作关系。
第三部分进一步介绍基层的治理逻辑与运行生态,重点讨论了基层体制内人士工作的挑战、条理与突围之道,以及地方、区域发展的现状与策略,在具体论述分工、升迁、考核指标传递治理等细节的同时,还探讨了包括招商引资、土地财政、地方债务、数字业态、区域协同发展、营商环境等关键议题。
作者指出:“上下同治”是中国之治的精髓,这要求基层的自主性、活力、激励与试错,和中央层面的顶层设计与协调相连贯,以实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相关学者认为:该书不仅提供了理解中国政治经济现实的认知框架,还大量穿插了体制内外各级领导干部的调研素材与真实观点,能够为读者提供既有理论深度又贴近社会现实的政治经济学认知视角与基层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