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大家有没有发现,2014年我们管控稀土出口,美国,欧盟和日本向WTO起诉,最终W

大家有没有发现,2014年我们管控稀土出口,美国,欧盟和日本向WTO起诉,最终WTO裁定中国败诉。2015年,中国取消了出口配额制度,改为出口许可证管理。   可到2025年不一样了,这十年中国在稀土产业上早就完成了“逆袭”。   现在中国不仅能搞定从稀土开采到冶炼的全流程,还在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这些高端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全球近80%的高端稀土产品都得靠中国生产。   美欧日这些年一直喊着要“去中国化”,想在本土或者找其他国家建稀土产业链,可折腾来折腾去,要么是开采成本太高,要么是冶炼技术不过关,到2025年的时候,他们的稀土供应链还是得指着中国。   就拿美国来说,他们本土虽然有稀土矿,可开采出来的稀土原矿,还得运到中国来冶炼加工,因为美国自己没有成熟的稀土冶炼产能,要是中国断了加工环节,美国的稀土原矿就是一堆没用的石头。   欧盟和日本更惨,本土几乎没什么稀土储量,全靠从中国进口稀土成品,连找替代来源都难。   这时候中国出台全方位的稀土管控措施,美欧日哪儿还敢像2014年那样硬刚?   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现在去WTO告状,先不说能不能赢,就算赢了,中国要是在稀土供应上稍微动动手脚,他们的新能源、芯片、军工产业就得停摆。   2014年的时候,他们还能拿着“自由贸易”当幌子,可2025年的情况是,中国的管控措施完全符合WTO的规则,比如对稀土这种战略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要求,都是WTO认可的合法管控理由。   中国这次出台的措施里,特别强调了稀土开采的环保标准,要求所有稀土企业必须达到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那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能直接被淘汰。   这事儿从道理上站得住脚,美欧日就算想挑刺,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毕竟现在全球都在提“碳中和”“绿色发展”,中国用环保名义管控稀土开采,他们总不能说“为了我们的产业,你们可以不管污染”吧?   而且中国这次的管控不是针对某一个国家,而是对所有国家一视同仁,没有搞差别对待,这就断了美欧日拿“歧视性政策”说事的路子。   再说说技术层面,2014年的时候,中国在稀土技术上还有短板,美欧日还能拿着技术优势压人。   可2025年,中国已经成了稀土技术的输出国,不少美欧日的企业还得从中国引进稀土加工技术。   这时候中国管控稀土技术转让,完全是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合理行为,符合国际惯例。   之前美国还动不动就搞技术封锁,限制中国企业获取高端技术,现在中国在稀土技术上搞管控,他们要是跳出来反对,那不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   他们自己能搞技术封锁,还不许中国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这种话根本说不出口。   还有一个关键原因,就是美欧日内部现在也不统一。   美国想让欧洲和日本跟自己一起对抗中国,可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日本的电子产业,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度比美国还高。   欧洲的车企比如大众、宝马,要是没了中国的稀土永磁材料,他们的新能源汽车电机就造不出来;日本的芯片制造商,也得靠中国的稀土材料来生产芯片。   这些企业都是各自国家的支柱产业,他们肯定不愿意因为跟中国闹僵,导致自己的产业受损。   所以就算美国想牵头去WTO告状,欧洲和日本也得掂量掂量,真要是闹到中国反制,最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自己的企业。   2014年的时候,美欧日还能拧成一股绳,可到2025年,各自的利益诉求不一样了,根本没办法形成合力。   美国想保自己的军工产业,欧洲想保新能源产业,日本想保电子产业,各有各的小算盘,自然没人愿意出头去跟中国对着干。   更有意思的是,美欧日这些年一直在喊着“稀土供应链多元化”,可实际进展慢得要命。   澳大利亚倒是有稀土矿,可冶炼技术不行,生产出来的稀土产品质量跟中国差远了;非洲的稀土矿又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想大规模开采都难。   折腾了这么多年,美欧日的稀土供应链还是没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这时候中国出台管控措施,他们除了认怂,根本没别的办法。   要是真像2014年那样去WTO告状,万一中国不爽了,减少稀土供应,他们的产业就得陷入瘫痪,这种风险他们根本承担不起。   说白了,2014年和2025年的情况早就不一样了,中国在稀土产业上的话语权已经完全不同。   当年是美欧日拿着技术和规则优势压人,现在是中国掌握了产业链的主动权,美欧日只能看中国的脸色行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面对中国全方位的稀土管控,他们不敢再去WTO告状,只能默默承受的原因。   毕竟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任何所谓的“规则”都得靠边站,美欧日再怎么不甘心,也得接受这个现实。

评论列表

天堂在左我向右
天堂在左我向右 1
2025-10-24 11:37
WTO?笑了,这个机构还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