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后遗症?老张落下了“疫苗恐惧症”,直到陪老丈人去了趟社区卫生站... 自从单位组织接种新冠疫苗后,老张落下个“怪病”——一听见“疫苗”两个字,后脖颈就阵阵发凉。这不,近日,在工位上刷到“郑州出现H3N2流感,全省疫苗储备充足”的新闻,他胳膊上的鸡皮疙瘩唰地就冒了出来,并迅速爬满了全身。 这反应真不受控制。同事老李刚好凑过来说:“今年流感来得早,咱们是不是也得去打一针?”老张手一抖,刚接的热水洒了一桌子。 晚上到家,媳妇边盛饭边说:“小区群里通知流感疫苗到了,明天我带爸妈去接种。”老张扒拉米饭的筷子停在半空,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 “你怎么了?”媳妇盯着他。 老张张了张嘴,话卡在喉咙里。个大男人,因为打疫苗留下心理阴影,这话实在说不出口。 该来的躲不掉。周六一大早,老丈人来电,语气忐忑:“小张啊,卫生站让我去打流感疫苗,我这高血压...能打吗?” 老张知道,这道坎必须过了。 社区卫生站里,白大褂医生正给老人们讲解。老张站在门口,腿像灌了铅,就是迈不进去。 “您别担心,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是两回事。”医生对前面一位阿姨说,“血压控制稳定,完全可以接种。” 轮到老丈人时,医生看完体检报告,转头看见老张紧绷的脸,会心一笑:“想起去年打疫苗的事了?” 老张尴尬地点点头。 “理解。”医生一边准备疫苗,一边唠起来,“流感疫苗都研发几十年了,每年都根据流行毒株调整。像今年的H3N2,疫苗里就专门包含了对应成分。” 医生接着解释:“流感疫苗是灭活疫苗,简单说就是把病毒'处理'过了,让身体提前认识敌人,真遇上了能快速反应。” 老丈人打完针,留观半小时,啥事没有。医生过来查看时对老张说:“看,老爷子不是挺好?很多人有顾虑,主要是了解不够全面。” 医生指着墙上的宣传画继续科普:现在流感疫苗有好几种,打针的、鼻喷的都有。对有慢性病的老人,反而更建议接种——万一感染流感,他们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 “那打了疫苗还会感冒吗?”老张终于问出憋了很久的问题。 “会感冒,但不太会得流感。”医生打了个比方,“普通感冒是别的病毒引起的,流感疫苗只管流感病毒。就像雨伞能挡雨,但挡不住风沙。” 回家的路上,老丈人精神头十足,还惦记着去菜市场买条活鱼。看着老爷子轻松的样子,老张突然觉得之前的恐惧很可笑——不是怕打针可笑,而是因为不了解而害怕可笑。 现在老张常劝有同样顾虑的朋友:该打还得打。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得多为他们考虑一层。现在流感疫苗储备充足,社区卫生站就能接种,不用扎堆。 当然,最后打不打,还要看个人情况。如果正在发烧,或对疫苗成分过敏,肯定不能接种。拿不准的,先咨询医生,别自己瞎琢磨。 就像老张的老丈人说的:“科学的事,听科学的准没错。” 友友们,对于打疫苗的事,你们怎么看?反正我不喜欢打疫苗,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交流! 人生感悟 分享今日的感悟 爆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