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专家戴旭,抛出了一个观点:如果中美真有一天刀兵相见,中国完全可以主动“壮士断腕”,腾挪东部经济,把重心往西部一转,以此换取美国在亚太苦心经营多年的军事布局崩盘。 那么戴旭教授的话有道理吗? 戴旭早年就在《C形包围》里点过美国的布局套路,那会儿就说美国从海上到陆地给中国画了个C字形包围圈,现在看这预判还真没跑偏。 美国这些年在亚太砸了不少资源,光军事基地就有三百多个,日本一地就扎堆了一百多个,横须贺港停着航母,嘉手纳基地的战机二十多分钟就能飞到咱们沿海,菲律宾还新添了好几个前沿基地,看着跟铁桶阵似的。 但这阵仗看着唬人,实则脆弱,那些基地全是固定在地图上的靶子,补给线拉得老长,机动性根本不行。 观察来看,“重心西移”其实也是国家实打实准备了十几年的后手了。 成渝经济圈这几年势头很猛,光地区生产总值就快到九万亿了,重庆的汽车产量占了全国七分之一,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超大,就算沿海工厂受影响,西部的生产线立马能接棒。 甘肃正在建国家战略原材料保障区,以后产值要奔万亿去,这些工业底子都是实实在在的底气。 交通和能源更是早铺好了路,中欧班列从西安、重庆出发,能直达二十多个国家的两百多个城市,不用走马六甲就能把货卖出去,物流通道早绕开了潜在风险。 能源方面,新疆的油气田、四川的气田、青海的光伏基地全在西部,就算沿海通道受影响,西部的油和气也能供上。 更关键的是,中国的军工企业、战略储备库早就在西部深山扎了根,躲在岩层里根本炸不着,真打起来武器装备照样能造。 如果中美真要是发生冲突,双方的代价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美国丢不起亚太,这里可是它的钱袋子和霸权支点。 高通去年在中国市场的收入占了总收入的近一半,还是唯一增长的市场,苹果一半的营收也靠中国,要是失去这块市场,这些美国大公司股价就得崩盘。 军事上更别提,没了横须贺的补给,航母就是没油的船,没了嘉手纳的预警机,战机就是睁眼瞎,那些盟友一看老大不行了,肯定树倒猢狲散。 韩国年年交几十亿保护费早有怨言,菲律宾私下还跟咱们做买卖,日本经济全靠对华贸易撑着,谁真愿意跟着美国玩命? 我们就算壮士断腕,重心西移,无非是发展慢一点,根本伤不了筋骨。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资源足、工业体系全,恢复起来很快。 而且西部的发展本身就是国家战略,这几年西部十二个省区市里,十个的工业增速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戴旭的话本质上是把中美博弈的底牌摆出来了:咱们早有后手准备,美国也输不起亚太这块命根子。 就像两个人掰手腕,美国看着胳膊粗,但发力的支点不稳,咱们看着胳膊没那么粗,但脚下根基扎实,还有后退缓冲的空间,这就是战略纵深发挥的作用。 当然了,谁也不想走到刀兵相见那一步,戴旭教授的话不是盼着打仗,是告诉大家不用怕。 这些年咱们建东风导弹、搞西部建设、开中欧班列,根本目的是“拒敌于国土之外”,不让战火烧到家门口。 但真被逼到份上,我们有退路、有本事反击,这才是最硬的底气。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