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美国大使馆被袭击?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军开火击沉潜艇 加勒比海不太平,美国大使馆突然陷入火海,哥伦比亚民众怒吼声震天,与此同时,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高调晒出“美军击沉潜艇”的视频,宣称这是一次缉毒胜利。 别看特朗普嘴上说是“打毒贩”,但这次美军出动的阵仗,可不是抓几个毒枭该有的规模,导弹驱逐舰、两栖攻击舰、核潜艇……这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 可问题是,美国缉毒署自己都说了,委内瑞拉根本不是毒品主要来源地。那这波操作到底图啥? 法国报纸就说了,这哪是缉毒,这是拿着鹰派剧本干预别国内政,英国也看得明白,说特朗普这是“秀肌肉”给国内选民看的,毕竟选票才是底气,这种借缉毒之名行干涉之实的套路,拉美人民早就吃过不少亏了。 这边美军刚在加勒比海“击沉潜艇”,那边哥伦比亚首都就炸了锅,美国大使馆外围火光冲天,大批示威民众高喊反美口号,场面一度失控。 导火索,是一位哥伦比亚渔民卡兰萨,在美军行动中丧命,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直接开怼,说美国侵犯了主权,要求给个说法。 不仅哥伦比亚不干,整个拉美都炸了锅,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立刻动员百万民兵,启动所谓“独立200计划”,防止美国“趁乱入局”。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直接发声明,痛批美国违反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巴西、墨西哥等国也站出来撑场子,明确表态“反干涉、保主权”。 美国想当拉美的“老大哥”?现在这帮兄弟集体翻脸,说不伺候了。 说到底,这场风波不是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是美拉关系长期积怨的爆发点,从1823年“门罗主义”喊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开始,美国就把拉美当自家后院,干预不断。 几十年来,从古巴、尼加拉瓜到委内瑞拉,美国该制裁的制裁,该扶持的扶持,但效果如何?拉美国家越来越不买账。 尤其是这几年,拉美国家明显在“去美国化”,搞拉共体、组建地区联盟、加强“全球南方”合作,一步步摆脱对美依赖。 这次面对美国的“缉毒行动”,拉美国家前所未有地齐心协力,说明他们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不再做美国的“听话小弟”。 特朗普高调发视频,说“成功击沉贩毒潜艇”,看似光鲜,但背后的算盘大家都懂,一方面,这是向国内选民展示硬实力,维持铁杆支持者的激情; 另一方面,也是借地缘行动转移国内舆论焦点,毕竟经济、移民、枪支问题一个比一个棘手。 但这招虽然凶,却并不新鲜,从小布什打伊拉克到里根搞中美洲,美国历届政府都爱用“海外干预”来转移危机。 但现在的拉美,早就不是几十年前那个任人摆布的“后院”,如今拉美国家有了自己的主见,有了区域认同感,面对美国的“老套路”,他们学会了合力反击。 这次加勒比海事件,特朗普政府本想打一场“低成本、高回报”的外交仗,顺带提振支持率,结果却引发连锁反应。 大使馆被围、拉美国家反弹、国际声音质疑,美国的形象不仅没加分,反而再次被贴上“干涉主义”的标签。 更重要的是,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美拉关系长期失衡的集中体现,当区域国家越来越强调自主外交、反干预、讲主权,美国再想像过去那样“说一不二”,恐怕已经力不从心。 加勒比海的这一枪,打穿的不只是潜艇,更是美国在拉美的老面子,特朗普要的“强硬总统”形象也许暂时立住了,但代价是整个地区的不信任升级。 今天的拉美,正在从“后院”走向“前台”,不再甘当美国博弈中的棋子,这场危机的走向还未尘埃落定,但可以确认的是:美国在拉美的“老剧本”,正在被时代无情撕碎。 在主权和干涉之间,拉美国家这一次,站得更稳了,也更狠了。 信息来源:哥伦比亚总统强烈谴责美国侵犯该国领海并杀害一名渔民——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