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科学巨匠杨振宁逝世,他的离世为何让无数人悲痛?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杨振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虽已离去,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科学巨匠。2025年10月18日,北京清华园秋风哀戚,送别了这位享年103岁的物理学泰斗。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童年在清华园度过八年。抗战爆发后,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受教于吴大猷等名师。1945年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深造工作。 他的学术成就举世瞩目。与米尔斯提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是现代物理学基石之一。和李政道合作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思想,引发物理学界革命,二人于1957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67年发现的“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统计物理新方向,“杨振宁模型”也为磁性材料研究提供新视角。 杨振宁还满怀爱国之心,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他便急于回国探亲。此后多次回国,为中国科技发展出谋划策,推动中美学术交流。2003年,他回到清华园定居,将晚年献给祖国教育事业。 如今,清华园高等研究院设立缅怀室,师生群众排长队悼念。杨振宁虽已离去,但他的科学成就、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过,也有人认为杨振宁的成就主要在理论层面,对实际应用的贡献相对有限,你怎么看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