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不起了,实在是交不起了!由于中国的对等反制,很多美国的船只已经放弃停靠中国港口。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港口的反制措施刚落地 4 天,美国邮轮就用实际行动喊了 “投降”。10 月 17 日,诺唯真邮轮旗下 “RIVIERA” 号本该停靠上海港,却在港口外盘旋半天后掉头跑路,直接改道韩国釜山。 原因很直白:交不起钱。这艘 2.9 万吨的豪华邮轮,按中国新规得缴 1167 万元特别港务费。要知道邮轮单航次净利润也就 200 来万,这笔钱直接把利润吞得渣都不剩,还得倒贴几百万。 这可不是个例。早几天美森航运的 “曼努凯” 号集装箱船,在宁波港刚卸完货就被收了 446 万元,成了反制生效后的 “首个倒霉蛋”。现在美国航运圈已经传开了:去中国港口?先算好亏本账。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挑的头。10 月 14 日美方刚对中国船舶加征港口费,中方当天就出台对等政策,从每净吨 400 元逐年涨到 1120 元,跟美方标准基本对齐。这波 “来而不往非礼也”,直接打在了美国的痛处。 别以为中国反制只针对美国旗船,这波操作藏着 “精准打击” 的狠活。政策明确说了,只要美国资本持股超 25% 的船,不管挂哪国国旗都得缴费。 这一下就把华尔街巨头们薅出来了。高盛早就说过,美国船队 40% 资产是华尔街持有的,摩根大通掌控着 160 艘船,贝莱德、花旗银行全在海事租赁市场里插了手。现在这些看似 “国际船队” 的船,全成了缴费对象。 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更吓人:受影响的船舶足足有 3120 艘,占全球船队的 3%。欧洲航运公司都慌了,有代表直言 “中国是在对股东施压”,很多欧洲船企的美国投资者持股都超标,想躲都躲不掉。 美国造船业更惨。本土民用船厂只剩 7 家,还得靠中国零部件。这次反制直接把韩华费城造船厂列入清单,这家厂承担了美国 50% 的大型商船建造任务,一旦受限,美国造船业等于被抄了后路。 美国船企跑路的代价,最终全算在了老百姓头上。世界航运理事会测算,中美航运摩擦让每个输美集装箱运费涨了 600-800 美元,美国消费者每年要多花 300 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更预警:要是运费超 1000 美元,美国核心通胀率直接涨 0.2 个百分点。本来美国通胀就压不住,这下等于往火上浇油,超市里的日用品、商场里的衣服,全得跟着涨价。 邮轮游客先遭了殃。“RIVIERA” 号弃港让千余名乘客行程泡汤,光投诉就来了 800 多起,赔偿、退票闹得一地鸡毛。美国三大邮轮巨头更两难:交钱吧,成本压垮利润;跑路吧,就得丢掉中国每年 300 万人次的客源。 反观中国市场,中资邮轮 “鼓浪屿号” 趁机补位,航线预订量蹭蹭涨。这波操作把 “谁是市场主力” 看得明明白白,美国船企放弃的份额,有的是别家抢着要。 有人说中国造船能力是美国的 230 倍,反制不算本事,但这根本没看懂关键。中国的牌早算好了,收费设了 5 航次上限,还豁免中国造的船,既打了美方又拉了国际企业。 更重要的是,中国手里有航运话语权。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中国港口的吞吐量摆在这,美国船企想放弃中国市场,就得承受利润暴跌。那些说 “反制没用” 的人,怕是没见华尔街大佬急着重组企业结构避损失的样子。 中方早就把话说透了:“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这次反制不是为了报复,而是美方先违背世贸规则,中方只是正当维权。美国要是继续搞保护主义,只会越陷越深。 现在的局面很清楚,美国船企弃港跑路,华尔街慌了神,消费者掏了钱,全是贸易保护惹的祸。要是美方还不清醒,接下来被反噬的,只会是更多行业。毕竟在全球化时代,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来都不会有好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