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国家给的“大红包”来了!预计11月1日发放至个人!

“生育红包”要到账了!据国家医保局消息,预计到11月1日,全国25个省份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直发个人的统筹区占比近九成。

什么是生育津贴?

生育津贴就是参保女职工产假工资及计划生育手术假期期间的工资性补偿,这笔钱既不是男方单位出,也不是女方单位出,而是由生育保险支付,保障参保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活费用,也使婴儿得到必要的照顾和哺育。

什么条件才能领?

2025年各地生育津贴的申领条件基本统一,但也存在一些地方性差异和特殊情况。

生育津贴享受条件为分娩或终止妊娠当月省内生育保险处于连续参保12个月及以上。

但是,如果生育时缴费未满12个月,还能申领津贴吗?答案是“或许可以补救”。

近年来,多地都在降低享受生育保险的连续参保门槛,以及延长生育津贴领取时间。例如成都规定,女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期间的两类人员2025年生育或终止妊娠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处于连续不间断参保缴费12个月(含)及以上,生育保险缴费未达到12个月的,可待生育保险费缴纳满12个月后,按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如果生育保险断缴了,是否还能享受生育津贴呢?需要根据情况来判断。

如果是单位原因导致断缴,且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进行了补缴,那么职工仍有可能享受生育津贴。但如果单位断缴时间较长,超过了规定的补缴期限,那么职工可能无法享受生育津贴,具体需参照当地政策执行。

如果是个人原因导致断缴,一般情况下,断缴期间生育无法享受生育津贴。

在特定情况下,部分地区的男职工也可申领。

据悉,男职工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按规定进行报销并领取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按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以每月30天进行折算,按日计发。时间标准为输精管结扎15天,输精管复通术15天。

如果男职工配偶没有参保,生育相关费用还能报销吗?

可以的!参保男职工未就业配偶生育未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按照职工参保地的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标准支付生育医疗费用。

生育津贴如何计算?

先上公式:生育津贴=基数÷30×天数

这里的“基数”是指:上班的按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算,灵活就业的按自己上年度医保月平均缴费基数算。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是一回事吗?能同时发吗?

二者并不等同,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而产假工资属于工资待遇范畴。

若女职工本人工资高于其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或用人单位违法以与职工工资不符的最低基数为企业职工缴纳生育保险,则生育津贴数额可能低于产假工资。

为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多地出台相关规定。以北京市为例,依据《北京市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生育津贴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企业补足。

若女职工产假期间依法正常休假,则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不能兼得,只能获得二者中“就高”的数额。若女职工产假未休满提前上班,则多数裁判观点认为,女职工正常提供劳动期间可兼得生育津贴与劳动期间的工资。

奖励产假有没有生育津贴?

近年来,多地发布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提出“实施生育奖励假”。

以广东省为例,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和《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在一般情况下,广东省女职工都能获得98(基本产假)+80(奖励假)=178(天)的产假。其中,98天产假的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按照职工原工资标准逐月垫付,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拨付给用人单位。

“生育奖励假”期间有没有生育津贴?根据《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条例》,奖励假期间职工是不享受生育津贴的。也就是说,计算生育津贴的假期天数并不等于职工实际休假天数,职工依照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享受奖励增加的产假期间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发放工资,职工不享受生育津贴。

中国商报综合自中国政府网、福建省医疗保障局、北京市医保局、中国医疗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