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让人真是觉得不可思议,一个陕西高职院校毕业的90后姑娘,居然站到了清华大学讲台上

让人真是觉得不可思议,一个陕西高职院校毕业的90后姑娘,居然站到了清华大学讲台上,面对一群“高考战神”,讲起了实操和工匠精神。 要说这事,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真的假的?不是网络段子吧?但这就是活生生的现实,没花里胡哨的吹捧,也不是励志鸡汤。 这事的主角叫邢小颖,陕西人,专业出身就是数控技术,没考上本科,读的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她的故事,完全颠覆了不少人对高职生、对技能人才的刻板印象。 其实说白了,邢小颖起点并不高。 2012年那会儿,高考没过本科线,选了个高职院校,还学了个在很多人眼里不算“体面”的专业。 她身边不少同龄人可能会觉得,这辈子估计就和工厂、流水线、技术员这些词打交道了。 可现实却是,她一步步靠着自己的努力和钻劲,把“技能”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高职期间,她没有混日子,而是扎扎实实学本事。 后来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赛,拿过奖,去德国企业实习过,回来后又回到母校做了老师。 她没有走寻常路,没想着靠学历“镀金”,而是真正沉下心钻研技术。 后来,不仅成了学校里的骨干教师,还成了全国技能大赛的优秀指导老师。 最让人觉得“惊掉下巴”的一幕,就是她站在清华大学的讲台上。 要知道,清华课堂上坐的都是各地高考尖子生,哪个不是分数高得让人羡慕?可清华却把这样一个高职院校的老师请来讲课。 这背后,其实是我国这些年对技能人才越来越重视的结果。 以前社会普遍认为只有“考上大学”才算有出息,职业教育多少有点被看轻。 但现在不一样了,国家一直在强调技能强国,尊重每一个技能岗位,鼓励更多人去学真本事。 邢小颖就是这样一批技能型人才的代表。她不仅自己有技术,还愿意把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到了清华讲课那天,她没有什么紧张的架子,也没有刻意自我包装。 她用最普通的语言,把自己的学习、比赛、实习经历、还有在德国看到的工匠精神,一点一点讲给清华的同学们听。 她说,自己高考没考好,但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学技能、练本事,再苦再累也咬牙坚持。 她说,技术这条路,只要肯钻肯学,照样能出彩。清华的学生们听得很认真,甚至下课后还有不少人找她请教问题。 她的经历,让很多理论拔尖、但动手能力略弱的学生开了眼界,大家也开始重新认识技能和实践的重要性。 其实,这些年我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重视,已经不是一句口号。 无论是职业教育大会,还是各类技能大赛,国家都在不断给技能人才创造更多展示机会。 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地位一样重要,这句话在政策和实际行动上都越来越被落实。 像邢小颖这样的技能型老师,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榜样。 她不靠学历光环,也没什么背景,就是靠一股子钻劲和踏实,把自己的人生路越走越宽。 她的经历也给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打了一针“强心针”——不是只有考上顶尖大学才算成功,肯吃苦、肯专研,照样能闯出一片天。 参考:鲁中晨报——90后女子高职毕业任教清华:职校培养的是能干事、会干事、手里有活的技能人才,“保证让你们学到真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