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英特尔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人工智能推动芯片需求,股价上涨

芯片制造商英特尔(股票代码:INTC)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及营收均超出华尔街预期,周五其股价上涨逾3%。

在截至9月27日的三个月里,英特尔营收达137亿美元,高于彭博社追踪分析师预期的131.5亿美元,也高于去年同期的132.8亿美元。该芯片制造商表示,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23美元,超出华尔街预期的0.01美元;而2024年同期,公司每股收益为亏损0.46美元。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陈立武(Lip-BuTa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人工智能正推动计算需求增长,并为我们全产品线创造可观机遇”,这其中包括备受关注但目前处境艰难的制造业务及相关产品。

英特尔投资者关系负责人约翰・皮策(JohnPitzer)在接受雅虎财经采访时补充道:“我们相信,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望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英特尔生产的中央处理器(CPU,即传统计算机芯片),在数据中心服务器中与人工智能芯片协同工作,为人工智能软件提供算力支持;其CPU也应用于包含人工智能个人电脑(AIPC)在内的各类计算机中。

该公司表示,预计第四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0.08美元,低于彭博社分析师共识预期的0.10美元;芯片业务营收预期区间的中点为133亿美元,同样低于预期的134亿美元。

英特尔解释称,第四季度业绩指引低于分析师预期,是因为公司的业绩预测未纳入阿尔特拉(Altera)的营收——阿尔特拉是英特尔旗下的半导体公司,英特尔在第三季度已部分出售该公司股权。

英特尔发布第三季度业绩之前,已获得美国政府、英伟达(NVDA)及软银(9984.T)等多方高关注度投资。8月底,美国政府收购了英特尔9.9%的股权;英伟达50亿美元的投资则使其获得英特尔4%的股权。这些投资不仅增强了英特尔的资产负债表状况,也让投资者对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领导下的公司转型抱有更高期望。

不过,分析师与投资者均表示,这些投资对改善英特尔处境艰难的第三方制造业务几乎没有帮助。英特尔一直以来都自主生产芯片,但自2021年起,公司将制造业务向外部客户开放。

英特尔旗下制造部门“英特尔代工服务”(IntelFoundryServices)第三季度运营亏损达23亿美元,虽高于预期的22亿美元,但较去年同期58亿美元的亏损已有改善。

创意策略公司(CreativeStrategies)首席分析师本・巴贾林(BenBajarin)向雅虎财经表示,总体而言,英特尔周四发布的业绩值得“谨慎乐观”,但展望未来,“所有目光都将聚焦于代工业务”。

华尔街担忧,在这一相对新兴的业务领域投入巨额资金可能无法获得回报。目前,该业务尚未吸引到外部客户的大量合作承诺。不过,由于英特尔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政策制定者对其发展成败高度关注:全球大部分计算芯片产自中国台湾地区,而英特尔是美国本土唯一一家大规模先进半导体制造商。

英特尔的发展道路还面临一项复杂挑战:公司已不再将最新的18A芯片生产工艺作为吸引外部客户的手段。此前有报道称,英伟达与博通(AVGO)均曾测试该技术,但最终未能与英特尔达成相关合作协议。

相反,英特尔已转向将18A工艺主要用于自主内部产品生产,包括面向消费者的酷睿Ultra系列3芯片,以及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推出的下一代至强6+(Xeon6+)数据中心芯片。

目前,英特尔正专注于通过下一代先进制造工艺(代号14A)吸引客户。

英特尔的皮策向雅虎财经表示:“早期客户合作反馈让我们非常满意。坦率地说,目前14A工艺的发展进度,绝对超过了18A工艺同期的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