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凯北京报道
10月24日,广汽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合并营业总收入243.18亿元,环比增长6.98%,全集团汽车销量达42.84万辆,环比上升11.49%。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番禺行动”一体化改革推进以来,广汽集团营收与销量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
在业内看来,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既彰显了广汽集团一体化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效,也体现了其在智能化转型与海外市场拓展方面持续发力的成果。
双升曲线背后的战略定力
广汽集团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营收与销量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双增长,凸显了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经营韧性与战略定力。
在整体增长中,自主品牌板块表现相对亮眼。第三季度销量突破15.95万辆,环比增长15.09%,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环比正增长。其中,广汽埃安销量达72739辆,环比提升18.13%,新车型AIONVHome的市场表现成为重要推动力。
与此同时,合资品牌也展现出较强的韧性。第三季度销量达26.78万辆,环比上涨9.30%。其中,广汽本田加速推进智电转型,销量实现69258辆,环比增长11.85%,雅阁、皓影等主力车型逐步回稳。广汽丰田第三季度销量为198511辆,环比增长8.43%,同比增长9.15%。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0月,由广汽丰田本土研发团队主导开发的纯电车型铂智3X登陆香港,成为首款进入丰田全球销售体系的中国研发车型。不过,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攀升,合资品牌在电动化转型中的节奏把握与市场接受度,将成为影响其未来市场地位的关键变量。
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广汽正积极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新增量。今年1—9月,广汽海外终端销量同比增长36.5%,业务覆盖85个国家与地区,拥有570多个销售网点、5座海外工厂和7个中转仓。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在战略规划中强调,将举全集团之力开拓国际市场,力争打造多个5万—10万辆级核心市场及全球明星车型。
在欧洲市场,广汽于第三季度成功进入英国、波兰、葡萄牙、芬兰等重要区域,并计划于2026年第一季度在欧洲交付两款全球战略车型AIONV和AIONUT。根据规划,广汽目标在2028年实现欧洲市场全覆盖。这种构建本地化运营体系的“生态出海”模式,相较于传统产品出口更具可持续性,但也对企业的全球化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汽车行业观察员赵永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当前,广汽集团正处在一个积极的战略调整期。它正在用自主品牌的“快”来对冲合资板块转型的“稳”,同时用海外市场的“外延式扩张”来弥补国内市场的增长压力。这条路径清晰且正确,但挑战在于三者能否协同并进。自主品牌能否持续领先并实现盈利,合资品牌能否成功实现电动化转身,海外战略能否真正扎根结果,这三大问题将共同定义广汽未来的成长空间和估值水平。目前来看,它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战略定力和执行力,值得市场保持关注。
技术驱动与生态共建
面对汽车产业“新四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广汽集团正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技术合作、构建产业生态等方式,积极构筑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在技术研发方面,广汽持续强化投入力度。根据规划,2025年全年研发投入预计将突破100亿元,重点投向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领域,目标是在这些领域实现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广汽的智能化技术正逐步落地应用。广汽自主研发的ADiGOGSD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覆盖99.9%的道路场景及超过99.5%的车位类型;新一代ADiGO智能座舱引入端云一体大模型,其交互响应速度提升3倍,服务丰富度提升50%。同时,广汽还参与了国家级“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开发测试,成为业内首家将云控基础平台相关功能融入车端智能驾驶系统并进行公开验证的企业。
新能源技术方面,广汽于8月推出的“星源增程”技术取得多项行业领先指标:增程器油电转化率达3.73kWh/L,电驱系统CLTC工况效率为93%,最高持续发电功率为85kW,旨在有效缓解用户的续航焦虑与亏电困扰。
围绕能源生态建设,广汽已在车网互动(V2G)领域完成从数字化平台、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到用户运营的全链条布局。今年9月,广汽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V2G示范项目并投入运营。截至10月19日,该项目放电量已突破25万kWh,累计订单达11260单。
在产业协同方面,广汽与华为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启境”已完成首车设计定型,计划于2026年年中推出。华为方面有数百人团队常驻广汽研发体系,从产品定义到用户体验全面参与。
此外,广汽联合京东与宁德时代推出的“国民好车”埃安UTsuper,整合了广汽的智能制造能力、京东的供应链与数字化生态,以及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与换电技术,计划于“双11”期间上市。该合作旨在推动汽车消费模式创新,打造一站式购车体验。
在前沿技术探索上,广汽的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AirCab已于第三季度完成香港、北京两地的样机交付,并收获超千架意向订单。公司还推出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目前已在康养、安防等场景中开展示范应用。
在赵永琪看来,这些布局更多地体现了广汽对未来出行生态的战略卡位。飞行汽车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过千架的意向订单更多是市场潜力的预示,而非即时的业绩贡献。而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则显示了广汽试图将技术能力向更广阔的机器人领域外溢。这些前瞻性投入短期内难以贡献利润,但其价值在于为集团的长期发展积累技术储备和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启境”品牌明年上市、海外战略深入推进,以及多项创新技术进入落地阶段,广汽集团正站在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科技型出行生态企业”转型的关键节点。其以“自主品牌向上、合资板块转型、海外布局提速”三线并进的战略路径已初步见效,但真正的考验仍在于能否将这些战略布局,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汽车产业这场深刻的范式革命中,广汽展现出的战略定力与执行力,将决定它能否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