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台湾光复80年:骨血里的“中国心”,从未被殖民风沙吹散 10月25日,海峡两

台湾光复80年:骨血里的“中国心”,从未被殖民风沙吹散 10月25日,海峡两岸共同聆听台湾光复80周年的纪念钟声。这一天,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用立法的庄重,为那段浸满鲜血与荣光的历史,铸起一座永不褪色的记忆丰碑。 时光回溯至1895年,甲午战败的耻辱硝烟中,台湾被迫与祖国隔海相望。日本殖民者的掠夺铁蹄随即踏遍宝岛:经济上推行“工业日本、农业台湾”的畸形政策,垄断原住民与外界的全部贸易,将樟脑、蔗糖等自然资源源源不断输往日本本土,把台湾变成工业发展的“供血库”;政治上布下密如蛛网的警察统治,严刑峻法渗透教育、卫生等民生角落,妄图用高压控制磨灭反抗意志;文化上更掀起“皇民化”狂潮,撤下报纸中文栏目、强制更换日本姓氏、用日式神社取代祖宗牌位,甚至禁止孩童说汉语,算盘彻底切断台湾同胞与祖国的文化联结。 可殖民者终究算错了——台湾同胞的“中国心”,是刻在骨血里的基因。1895年日军登岛之初,守岛清军与岛内民众便拿起落后武器拼死抵抗,四个半月的浴血奋战中,1.4万同胞倒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此后数十年间,武装抗日的烽火从未熄灭,从雾社事件到各地起义,逾65万台湾同胞为“不做亡国奴”献出生命。知识分子们则以笔为枪筑起防线:连横耗时十年撰写《台湾通史》,在典籍中锚定“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历史坐标;赖和写下《南国哀歌》,用文字控诉殖民暴行、唤醒民族意识;张我军、杨逵创办刊物、开设讲堂,在字里行间喊出“做堂堂正正中国人”的血性誓言。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的号角让台湾同胞看到了“救台湾”的希望。“救台湾必先救祖国!”抱着这一信念,至少5万台胞冒着生命危险跨越海峡,投身大陆抗日洪流。他们中,有人加入游击队在敌后袭扰日军,有人化身情报员冒死传递军事情报,有人拿起纸笔在报刊上疾呼团结——这些台胞用行动向世界宣告:台湾从来不是孤立的“孤岛”,台湾同胞从来都是与祖国休戚与共的中国人! 1945年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的消息传到台湾,全岛陷入沸腾。依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具有国际法律效力的文件,中国政府正式宣布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10月25日,台北中山堂内,日本总督低头递交降书,被殖民统治50年的台湾,终于重新投入祖国怀抱。作家林献堂在当天的日记里写下:“我们50年抗争不息,不为别的,只因我们是中国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土地!” 80年岁月流转,如今“台独”势力却在岛内兴风作浪:篡改教科书淡化光复历史,将“光复节”改称“终战纪念日”,妄图用政治操弄斩断两岸血脉。可历史早已给出答案——日本50年“皇民化”统治都没能磨灭的中国心,岂会被几句谎言吹散?春节清明台胞跨海寻根,抗战纪念日自发缅怀先烈,大陆的影视剧、新中式潮流、网红小吃在台湾风靡,两岸青年网络热梗“神同步”……这些细节里,藏着血浓于水的联结,藏着中华文化割不断的根脉。 就像近期岛内爆火的谍战剧《沉默的荣耀》里,哥哥牺牲后,小钱的妹妹纵身跃海,拼尽全力游向福建漳州老家,嘴里反复喊着“回家”。这一幕戳中无数人泪点——“回家”是刻在台湾同胞骨子里的本能,台湾当归,台湾必归,这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