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已进入"混合战"模式?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10月24日晚间,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启程前往亚洲并将访问三国: 🇯🇵日本 - 强化安保合作 🇰🇷韩国 - 聚焦朝核问题 🇲🇾 马来西亚 - 出席东亚峰会 说好的“亚洲行”却不先来中国,而是精准指向中国周边战略枢纽!按照美方公布的行程,特朗普在10月30日与中方领导人会晤后,当天晚上就会启程返回美国,不再出席31日开幕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背后的考量值得玩味。 这清晰地表明,大国博弈的胜负,早已不是以领土占领或签订条约来衡量胜负的时代了,新的模式比拼得是国家的韧性! 1.0版本拜登时代的精准科技封锁,不断升级半导体出口禁令,将荷兰ASML、日本东京电子等关键企业纳入协同管制。 2.0版本特朗普时代的关税蛮力,祭出史无前例的高额关税蛮力,试图撕裂全球产业链与中国制造的绑定,测试中国经济承压极限。 3.0版本中方破局:“自主可控”与“体系反制”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尤其在大宗商品和双边贸易中),大力发展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台海、南海,持续的、高频度的军事威慑行动,如穿越海峡、抵近侦察、岛礁建设等 🟢️深化全球南方合作,利用“一带一路”等平台巩固经济基本盘。 双方都在极限施压与试探,拼的就是谁的内循环更稳固、技术突破更快、联盟网络更坚韧。 纵观整个行程,特朗普此次亚洲之行更像是一场精心布局的外交试探。马来西亚与东盟代表美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互动维度,日本和韩国则体现其传统盟友体系的延续。 而中国,才是真正能够左右美国战略走向的关键力量! 为何特朗普把中美会晤放在行程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