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今年第5次经

就在刚刚, 中美两国共同宣布 10月25日,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展开今年第5次经贸谈判,此前两国已在日内瓦、伦敦等地交流多次。美方4月威胁加征125%关税,9月又对中国企业搞科技限制,中方随即收紧稀土出口反制。 把谈判地点定在吉隆坡,其实藏着巧思。马来西亚2024年占全球芯片封测市场13%,是半导体供应链里的关键一环。美方想借这儿分散对华供应链依赖,中方则要稳住亚洲产业链的核心位置。 美方4月的关税威胁不是空谈,先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34%关税,之后又放话要提到125%。耶鲁大学2024年经贸报告里算过一笔账,这波关税让美国每个家庭年均多花了上千美元。 9月的科技限制更具体,直接搞起了“穿透式”监管。美方新规明确,实体清单企业持股超50%的子公司会自动入列,目标直指芯片和AI领域,就是想在技术上卡中国的脖子。 中方的稀土反制走的是精准路子。2024年中国掌握着全球90%的稀土精加工能力,全年稀土出口量同比减少34.9%,单看6月,对美磁体出口环比就增长了660%,既给了合作空间,也亮了底线。 眼下这谈判,刚好卡在个关键节点上。中美关税休战期11月10日就到期,能不能续上这个期限,成了双方博弈的重点。 美方摆出来的几张牌,其实没讨到多少便宜。芬太尼方面,中方早建好了全链条追溯系统;大豆进口虽同比增了13.2%,但9月整月都没给美国下过一笔新的大豆订单。 中方的回应一直透着硬气。对稀土的管控不搞“一刀切”,而是用出口调节的方式表明态度:愿意合作没问题,但想靠施压拿好处,门都没有。 说到底,这场谈判就是规则之争。美方想维持单边霸权那套,中方则坚持“相互尊重”的原则,每一步都没打算退让。 能不能谈拢,核心还得看诚意。中国手里握着产业链优势,又有稀土这张关键牌,绝不会在美方的威胁下妥协。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