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北京小米汽车YU7首批车主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提全新YU7时因“软件升级”延迟交付,后续竟在前备箱发现原厂维修单,此事引发外界对新车交付流程透明度的关注。 据车主Alex描述,他作为YU7准现车首批车主,于7月在北京小米汽车工厂店提车。提车当天中午付款后,销售人员告知车辆需“临时软件升级”,交付时间从中午一直拖延至当晚7点。当晚回家后,他通过语音助手打开前备箱,意外发现一份小米维修单,单据上明确标注了维修地点、车架号、维修项目、维修人员信息及盖章签字,显示车辆曾进行前杠拆装等维修作业。 作为“米粉”盲定了顶配现车,原本想着品牌能妥善处理,但后续沟通却充满波折。车主Alex表示,在与品牌方多次沟通中,对方补偿方案从积分到小额车价现金反复调整,且存在约定沟通却爽约的情况。由此他提出两点疑问:一是是否存在将维修车辆隐瞒为新车销售的行为;二是已下线车辆是否应被拉回工厂总装产线进行维修。 【新车交付前的检测维修属于行业常规流程,但品牌需向消费者明确说明具体情况,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新车交付的透明度和售后沟通的效率,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这也是新能源汽车品牌在交付环节需要重视的细节。】 截至发稿,小米汽车方面暂未就此事作出公开回应,事件后续进展我们将持续关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