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全国80%山核桃,在临安加工!临安山核桃为什么味道好?

“双十一”的购物狂欢已经开启,坚果行业有点“卷”。

你知道吗?小小的山核桃,撑起了临安近50亿元的综合产值。

为了“卷”出市场,有的山核桃品牌推出了芥末、黑松露、玫瑰海盐、锡兰红茶等新奇口味,不过最畅销的还数原味,这跟山核桃的品质离不开关系。

不过早几年,由于大量开采山核桃,一些主产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土壤板结沙化、水土流失,还影响到了山核桃的品质。

在这场“山核桃保卫战”中,临安是如何实现生态自救的?近日,杭州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了一场媒体采风行动,深入临安寻找答案。

供图: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

山核桃加工规模约占全国80%

当地企业在加工时如何节能?

距离“白露”山核桃开杆已经过去一个半月,当地企业提到,目前正值山核桃加工期。

“最近我们刚接到一笔3000万元的大单,预计今年‘双十一’销量能比去年增加10%。”姚生记企业相关负责人邓杨勇说。

临安现有坚果加工企业340余家,其中山核桃的加工规模约占全国的80%。前段时间发布的《中国果业品牌价值发展报告(2015-2025)》显示,“临安山核桃”的品牌价值连续8年稳居坚果类全国榜首。

贡献这些经济数据的主体——企业,是生态工程的重要参与者。

在姚生记的生产基地,我们看到了一台连续式烘烤隧道炉,区别于传统烘烤设备小体积、少量多次烘干,这台设备一次最多可以烘烤10吨山核桃。

邓杨勇说:“就像开车时,一脚油门一脚刹车费油耗、匀速行驶更省油,我们投入这台设备后,不需要经常启停,连续性生产使总体能耗降低了30%左右。”用来生产大单时,更能节约水电。

不仅如此,企业还为山核桃贴上了“碳标签”,从种植到加工的全生命周期“碳足迹”都可以溯源,并升级了数字工厂,实时监测能耗。

临安约有380平方公里的山核桃林

全区如何经济、生态“一碗水端平”?

数字上云很管用。

临安在岛石、清凉峰、龙岗等镇,建立了11个山核桃数字赋能示范基地,并接入了山核桃产业大脑。

在推进“退果还林”过程中,山核桃产业大脑通过信号、气候、土壤、地形等一系列数据,对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测算出不适宜种植的区域,从而实现了2.15万亩山核桃“退果还林”。

如今,临安约有380平方公里的山核桃林,这些树林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林下植被单一”。于是,临安找来直升机飞播油菜等植物种子,让种子落地生长,丰富了林下植被多样性,发挥防沙固土的生态功能。

供图: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

还有一件事,经过几年的传播,已经成为当地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临安多部门在6年前联合发布了“八个一律”通告:

山核桃林下一律禁用除草剂;侵占公益林一律严肃处置;侵占国有、集体林地一律予以清退;山核桃林中一律禁止毁坏其他林木;枯死木一律清理下山;主产区一律禁止新种山核桃树;山核桃蒲壳一律禁止违规倾倒;生态敏感区一律禁止新建林道。

这八条规定一出,不仅守护了林下草被、其余树种的正常生长,还很大程度避免了因村民私自滥种新树而导致生态敏感区水土流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