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44年,6万德军被十倍之数的苏联红军包围,苏军派人去劝降,没曾想,施特默尔曼

1944年,6万德军被十倍之数的苏联红军包围,苏军派人去劝降,没曾想,施特默尔曼将军却一口回绝:“军人只有战死沙场,没有所谓的被俘!”随后,年近60岁的他,端起枪就冲了上去,看着这一幕后,德军士气大增,到最后居然有4万人成功突围,只是施特默尔曼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施特默尔曼出生在1888年10月23日的德国,早年就投身军旅。1908年,他以旗手身份加入符腾堡军队,进入巴登第14脚炮兵团服役。那时候他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很快就适应了军营生活。一战爆发后,他作为炮兵军官上战场,参与了多个战役,积累了实战经验。战后,他以上尉军衔留在国防军,继续在炮兵单位任职,逐步适应新军队的结构。 1920年代,施特默尔曼获得多次晋升,担任过几个炮兵单位的指挥职务。他负责训练士兵,协调火力支援,工作比较踏实。1930年代初,他转入陆军炮兵学校进修,学习了更多战术知识。那段时期,德国军队在扩张,他参与了重组行动,指挥过炮兵团。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他被调到东线,负责炮兵支援任务,参与了推进苏联境内的作战。 1940年,施特默尔曼参与法国战役,提供火力覆盖,帮助部队推进。1941年,他指挥部队在巴巴罗萨行动中进行炮击,支援步兵进攻。1942年,他晋升为少将,负责多个师的协调,包括在斯大林格勒周边地区的防御部署。那时候东线战场越来越激烈,他需要处理补给和部队调动的问题。1943年,他接管第11军,指挥乌克兰地区的部队,组织反击苏军进攻,试图稳住阵地。 1944年初,施特默尔曼领导被包围的德军集团,整合第11军和第42军的力量。包围发生在乌克兰切尔卡瑟地区,德军约6万人陷入苏军近50万人的包围圈。苏军配备大量火炮、坦克和飞机,从四面推进,切断德军补给线。德军士兵挖掘战壕,武器弹药逐渐耗尽。希特勒下令南方集团军装甲部队救援,但泥泞道路和苏军拦截导致救援失败。德军只能靠自己突围。 2月15日,突围命令下达。施特默尔曼召集军官布置计划,部队分成两组。先锋由维京装甲师、第72步兵师和B军集群组成,他们携带机枪和反坦克武器,准备打开苏军防线。第57、第88、第389步兵师负责殿后掩护。他决定自己带领一个营殿后,提供火力支援。军官劝阻,但他坚持这个安排。 苏军派出代表前来劝降。施特默尔曼拒绝,回复军人应战死而不被俘。他召集附近部队,拿起步枪冲向前沿阵地。士兵看到将军行动,士气提升,随即跟随推进。2月16日夜11点,突围启动。德军利用夜色推进,先锋组对抗苏军炮火,突破前两道防线。凌晨4点,他们抵达德军第3装甲军接应点,第105掷弹兵团携带伤员和武器进入列斯扬卡村。 突围继续,最后障碍是达格尼洛伊提基河。河水冰冷,对岸苏军机枪封锁渡口。德军组织炮火反击,工兵搭建简易桥。士兵渡河,部分中弹,其他人继续前进,最终突破包围。这场行动中,德军面对苏军坦克群和骑兵追击,损失不少装备。苏军虽未能全歼,但巩固了地区控制。 施特默尔曼的早期生涯显示出他是个典型的职业军人。从一战到二战,他一直在炮兵领域积累经验。进入国防军后,他处理过部队重组,适应了新装备的使用。1930年代后期,他指挥炮兵团,参与德国军队的扩张。那时候军队规模增大,他需要协调更多单位。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中,他负责火力支援,帮助推进到苏联内地。 1942年晋升后,施特默尔曼指挥多个师,在东线防御苏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周边战斗让他面对补给短缺的问题。1943年接管第11军时,乌克兰战场已很吃紧,他组织部队反击,试图阻挡苏军推进。但苏军力量越来越强,德军阵地逐步后撤。1944年包围形成前,他整合力量,应对苏军压力。

评论列表

个大头鬼
个大头鬼 2
2025-10-26 07:13
塞班岛,冲绳岛,硫磺岛上的鬼子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