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动物园那些事丨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是从哪里来的?

动物园里的动物,都是从哪里来的?

动物园内因存在科学研究、人工繁育、公众展示展演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利用、出售、购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这也从法律角度解释了动物园里大多数动物的来源问题。

黑猩猩“内内”出差了

有一些来源特别珍稀的动物在动物园间的交流通常会以动物借展的形式开展,即动物产权并不转移,当借展结束后动物又会回到原址开展展示、繁育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大熊猫的借展活动,为了满足全国各地群众对于大熊猫这一旗舰物种的科普宣传、文化交流等需要,各地动物园都会开展大熊猫相关的科普交流合作,而这样的合作通常都有期限,当交流到期后,就有可能因为动物繁殖、展区调整、展区翻修等需要进行调换。这也是杭州动物园大熊猫馆到目前已经有6任馆主的原因。

野生动物资源极其珍稀,很多动物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原栖息地来到动物园中,不仅肩负了科普宣传、保护教育的重任,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们也希望让他们更好地传宗接代,延续自己的优秀基因。为此动物园管理机构及协会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物种发展计划及繁殖配对计划,有些计划会在每个动物园内部开展,而有些计划将跨园开展合作。

随着这些年物种种群管理概念的普及及推广,越来越多的动物园开始重视并发展物种繁殖计划,推进动物合作繁育工作。杭州动物园一直非常重视园内珍稀濒危物种的繁育,因园区面积较小,动物家园较为紧张,近年来针对性开展黑猩猩、川金丝猴、亚洲象等重点珍稀濒危动物的合作繁育工作。

比如熟悉黑猩猩群体的朋友都发现了,大明“猩”内内近期并不在园内,它去了合肥出差,开启属于它的纯爱之旅。在此之前,它的好兄弟“金金”“因因”都已经在烟台、宁波等地找到了各自的风花雪月。亚洲象馆自2023年年底起就异常热闹,从上海野生动物园远道而来的帅小伙“亚力”,在杭州开启了它的“追爱之旅”。如今,它和“罗文”的情感正在急速升温,甜蜜互动不断。这可让小小见证官“福莱”兴奋不已,园区里充满了热闹又温馨的气氛。

对白鹤“小雪”的救护

除了正常、合法的动物交流,在动物园内还有一种特殊的动物——收容救护所得。各地的动物园通常都保留有动物收容救护的职能,其中包括了很多本土动物受伤后的救治,这些动物在完成救治后都会在原救护地开展活动。

杭州动物园2021年救护了一只亚成体白鹤,呼名“小雪”,在经过一系列救治及护理之后于2022年转移至江西鄱阳湖保护区开展野外放归工作,经过近2年的观察记录,2023年首次北迁至中国东北栖息,2024、2025年均成功飞抵俄罗斯西伯利亚区域开展繁殖,救护工作顺利。又比如杭州动物园2024年开展的天目山、淳安、西湖风景名胜区三地的幼猫头鹰救护工作,将一批领角鸮、斑头鸺鹠、褐林鸮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顺利哺育至亚成体并针对性开展野放训练,最终成功在原救护地开展野外放归工作。

除了本土动物的救护,动物园还会面对很多非本土动物的收容工作,比如鹦鹉类、龟类、蛇类、狐类等的收容工作。因为这些动物中有很多并非中国本土动物,接收到这些动物的部门无法就地放归,最终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这些动物都将进入动物园内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