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一周聚焦:进军“万亿俱乐部”,长三角“准万亿”双城冲刺四季度

新华财经上海10月25日电(谷青竹)随着四季度收官战打响,长三角两座“准万亿城市”的冲刺动员值得关注。近日,浙江温州市委负责人提出,各市直部门要为全力冲刺“双万”城市、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作出更大贡献。同日,江苏徐州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也在总结前三季度、部署下一步工作时,提出“扎实朝着万亿城市迈进”。

到2024年底,长三角共有9个“万亿俱乐部”成员,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和常州,在全国27个席位里占据了三分之一。作为今年长三角“万亿俱乐部”扩容的核心候选,温州与徐州2024年已分别以9718.8亿元、9537.12亿元逼近万亿门槛,2025年上半年更延续高于省均的增速态势——在定全年、保全局的四季度,两市踢好跻身“万亿俱乐部”的“临门一脚”可谓至关重要。

从经济基础看,温州和徐州冲刺万亿都有其底气。2024年,温州以6.3%的GDP增速、徐州以6.4%的GDP增速,均跑赢全国及所在省份平均水平。2025年上半年,两市分别实现GDP总值4831.9亿元和4509.3亿元,同比增长6.0%和6.2%,增速均高于全国和全省水平。温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其中电气产业产值达2920亿元,加快向三千亿级迈进;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值达1200亿元,突破成为千亿集群。徐州“343”创新产业集群规模达7800亿元,集成电路与ICT、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均突破500亿元,跃居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1位。

两座城市的进阶之路,更承载着差异化的区域发展使命:

温州锚定“双万”目标——万亿GDP作为由三线迈入二线城市的标准之一,能进一步拉动区域显示度;而千万人口则意味着城市具备强大的吸引力与集聚效应,能强化温州对浙南闽北赣东3000万人口的辐射力。在去年,合肥常住人口突破千万大关,成为全国第16座“双万城市”。

徐州则剑指“苏北首座万亿城市”,书写的是“逆袭样本”——2001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并成立苏北发展协调小组,明确无锡与徐州建立市一级挂钩合作关系;到2022年,江苏南北结对帮扶格局优化,徐州退出被扶持行列,转而根据前一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与安徽省淮北市结对,完成了从“被帮扶者”向“帮扶者”的角色转变。

进阶万亿,不仅关乎两座城市自身的能级跃升,更将重塑长三角区域经济版图。

温州晋级后可扭转浙南地区长期缺乏高能级增长极的局面。作为浙南、闽北、赣东区域的关键节点,温州可推动长三角南部与海西经济区、中部地区的协同联动,逐步填补长三角核心与南部区域之间的发展断层。

徐州作为江苏西北角上遥遥伸入中原的一块区域,地理上四省交界、交通上五省通衢,东濒黄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连齐鲁,是淮海腹心的交通枢纽,区域内核心诸城到徐州的平均直线距离只有120公里左右。2017年,国务院在《关于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徐州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2023年,徐州又获江苏省政府批复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徐州晋级万亿,则将成为淮海经济区深度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为两大区域的协同发展提供更稳固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