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西安网评:马戏团屡屡上演“动物大逃亡”,安全监管怎么就成了儿戏?

10月24日上午,有网友发视频称,安徽宿州砀山县一狮子在道路及绿化带奔跑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10月24日傍晚,砀山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发布情况说明:24日上午11点12分左右,宇恒马戏团在亚琦砀山贸易广场筹备演出,在喂食过程中,一头狮子意外跑出;11点23分,马戏团工作人员及时将狮子诱捕入笼,未发生伤人情况。目前,已责令该马戏团停止演出整顿,相关调查处置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光明网10月25日)

一头非洲狮在安徽宿州砀山县的街头与绿化带间夺路狂奔,路人惊慌走避,群众持铁锹围捕,这不是电影画面,而是10月24日上午真实上演的街头惊魂。尽管出逃狮子在11分钟内被诱捕入笼,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这一幕足以让所有人后背发凉。马戏团屡屡上演“动物逃亡”连续剧,不能只靠“这次幸运”谢幕。万幸背后其实是万万不幸。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样的马戏团的“动物大逃亡”并非孤例。从广西陆川的幼狮出逃,到河南原阳的老虎“越狱”;从辽宁营口的黑熊脱笼,到河南洛阳的狮子窜逃……近十年来,类似事件反复上演,俨然构成一部令人心惊肉跳的“连续剧”。

每当事件平息,幸好没出事的感叹总会在舆论场弥漫。然而,公共安全从来不能建立在侥幸之上。这些看似偶然的出逃事件,实则暴露了马戏团行业长期积累的沉疴顽疾。

利润驱动下,部分马戏团漠视安全规范,驯养设施简陋、证件不全、违规租借等乱象丛生。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经营模式,无异于将凶猛动物变成了在城市中游走的隐患炸弹。

监管的缺位则让风险进一步放大。按规定,马戏团营业性演出需提前报备,跨区域运输野生动物也需严格审批。但现实中,未批先演、无证运输几乎成为行业潜规则。部分监管环节流于形式,既未严格核查驯养资质,也未对笼舍安全、应急预案等关键环节进行有效把控,导致停演整顿往往沦为头痛医头的临时补救。

更值得警惕的是,从业者的安全意识淡漠。不少马戏团将没出事归功于运气,却对笼舍老化、操作不规范等隐患视而不见。这种侥幸心理,恰是安全管理的最大敌人。

公共安全从来都是一场零失误的考验。我们需要的不是事发后的虚惊一场,而是事发前的万全准备。相关部门必须强化源头治理,严格资质审批与驯养运输许可,对违规经营坚决取缔;同时建立常态化监管机制,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督促完善防护设施和应急预案。对于屡教不改者,更应依法从严惩处,形成有力震慑。

马戏表演作为传统技艺,其精彩不应以公共安全为代价。要终结“动物大逃亡”这部惊悚连续剧,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事后补救的被动模式,构建起事前严管、事中严控、事后严惩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安全从来不是靠运气换来的礼物,而是源于每个环节的严格坚守与责任担当。当街头狂奔的狮子重回笼中,我们的反思与行动,才刚刚开始。(郭元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