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多名司机报案!上海警方统一抓捕:李某、张某等17人被刑拘! 这事儿不是简单的

多名司机报案!上海警方统一抓捕:李某、张某等17人被刑拘! 这事儿不是简单的小打小闹,背后藏着几十个司机的血汗钱。警方后来披露的细节里提到,从今年3月开始,上海浦东、青浦等地陆续接到货车司机报案,都说自己找工作时被“坑”了,少则被骗两三万,多的直接搭进去五万多,而这些案子,最终都指向了以李某、张某为首的同一个团伙。 就说司机王师傅吧,他是第一个带着合同去派出所的人。今年4月,他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一条“高薪招货车司机”的广告,上面写着“公司提供冷藏货车,保底月入1.5万,不用自己找货源”。王师傅当时刚从老家来上海,正愁没稳定活儿干,看到这消息立马联系了对方。对接的就是团伙里的张某,见面时说得天花乱坠,说公司和连锁超市有合作,每天固定派3单,跑一趟就能赚500多。王师傅信了,当场交了3万保证金和4000元月租金,签了份“租车运输协议”。 可等他提车上岗,才发现全是套路。第一天等了一整天,只接到一个去江苏盐城的订单,来回600多公里,油费加过路费花了400多,到手才赚200块。接下来几天更离谱,要么没订单,要么就是偏远地区的“亏本单”。王师傅找张某要说法,对方却翻出合同,指着里面“司机需服从公司派单安排,未完成月度运输量视为违约,保证金不退”的条款,直接把他怼了回去。王师傅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骗了,可那3万多是他攒了半年的积蓄,家里还等着钱给孩子交学费,急得当场就红了眼。 和王师傅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十几个司机。警方梳理报案记录时发现,这些受害者都有一个共同点:要么是刚到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要么是想换稳定工作的老司机,都抱着“不用买车就能赚钱”的想法。而李某团伙就是抓住了这个心理,把诈骗流程设计得明明白白。 李某是这个团伙的“老板”,以前就做过二手车生意,知道司机群体的需求。2023年底,他拉上以前的“同行”张某,凑钱买了十几辆二手货车,又注册了三家空壳物流公司,专门在招聘网站、短视频平台投放虚假广告。团伙里的人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运营账号发广告,有人专门对接司机谈合作,还有人负责“处理售后”——其实就是应付司机的退款要求,要么拖延,要么拿合同威胁。 更气人的是,他们为了逃避追查,每骗一批司机就换一个公司名称,办公地点也隔三差五搬家。有个司机为了找他们退钱,跟着导航跑了三个地方,最后找到的只是一间空荡荡的办公室,连个招牌都没留下。 你可能会问,这么明显的骗局,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司机上当?除了团伙的话术太具迷惑性,更重要的是很多司机没仔细看合同。警方后来对比了所有受害者的合同,发现里面全是“坑”:口头承诺的“保底工资”“固定货源”根本没写进去,反而全是对司机不利的条款,比如“车辆维修费用由司机承担”“迟到一次扣500元”,这些条款一旦签了字,司机就算吃了亏也很难维权。 好在警方没让这些司机失望。接到报案后,上海警方成立了专案组,顺着广告投放线索和资金流向追查,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摸清了团伙的17名成员身份和活动轨迹。今年9月的一个清晨,警方统一行动,在上海、苏州、南通三地同时抓捕,当场查获涉案车辆12辆、虚假合同百余份,李某、张某等17人全部落网,目前已经被依法刑拘,涉案资金也在逐步追回中。 这起案子其实给所有找工作的人提了个醒:凡是高薪招聘还要求交高额保证金、租金的,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哪怕对方说得再好听,也要先核实公司的真实资质,合同条款一条一条看清楚,别被“月入过万”的噱头冲昏了头。毕竟大家的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可不能让骗子轻易骗走。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