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咱家的 C909,在越南飞了半年,租期一到,人家没续,飞机就这么飞回来了。很多人

咱家的 C909,在越南飞了半年,租期一到,人家没续,飞机就这么飞回来了。很多人第一反应肯定是:完了,是不是飞机不行?被 “退货” 了? 恰恰相反,这半年飞机在越南最热门的旅游航线上天天飞,连外媒都承认,没出过任何技术和操作上的问题,那为啥不续租了? 当那架C909结束了在越南半年的执飞任务返回中国时,这事儿远比“被退货”三个字复杂得多。 这根本就是两种航空生态的一次硬碰硬:一边是我们以国家意志和技术验证为核心的打法,另一边是国际市场里以成本控制和全球标准为生命的玩法。 这次碰撞,清清楚楚地亮出了C909想要飞向世界,必须迈过的三道坎。 首先是成本这笔账没算对,为保证第一次出海就万无一失,商飞给越捷航空配的是“湿租”模式,也就是飞机、机组、维护团队全包的豪华套餐。 这套“原厂服务”确实给力,飞机在胡志明市到岘港这种热门旅游航线上飞了半年,一次技术故障没有。 越南飞行员夸它操控顺手,乘客也觉得噪音小、颠簸感弱,连外媒都承认其运行稳定性。 可问题是,这套完美服务的背后,是中国机组人员比越南本地高近一倍的工资,和需要从中国跨境调配的维护团队。 对于越捷航空这种把每一分钱都抠到极致的低成本航司来说,这种高昂的打包服务,直接让飞行小时成本飙升,简直就是要了命,商业逻辑上就根本不搭。 其次,是全球通行证的问题。我们的C909拿着中国民航局(CAAC)的认证,成功敲开了越南国内市场的大门。 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越南为此还在3月修订了航空法,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越捷航空的目标是在2026年大规模拓展国际航线,而国际市场的“护照”是美国FAA或欧洲EASA的适航认证。 没有这个,越南的保险公司直接把承保费率提高了30%,还明确拒绝为飞机的跨境航线承保。 更要命的是,商飞原计划在2025年6月完成的FAA审查,因为中美技术谈判的停滞被推后了。 现在看,这张“全球通行证”最早也要到2027年才能拿到,完全赶不上越捷的市场扩张节奏。 最后,是战略赛道的选择。说白了,C909这款78座的支线客机,跟越捷航空未来要走的干线扩张之路,根本不是一回事。 越捷的目标很明确:用大飞机飞高客流国际航线,比如胡志明市到曼谷。 为此,他们在巴黎航展上订了100架空客A321neo,同时还在接收波音737MAX,人家规划到2027年,窄体干线飞机要占到机队的85%。 在这种背景下,C909的位置就很尴尬了,再加上美国通过贸易协定施加的压力,以及普惠公司拿发动机维修包作为续租的暗示,都让越捷加速倒向了西方的技术路径。 当然,这次经历不能只看作是挫折,这笔“学费”交得虽然贵,但换来了国产飞机走向全球最宝贵的实战数据。 商飞的调整也很快,在印尼和老挝市场,他们就换了打法,采用更灵活的“干租+本地化维护”模式。 同时,为了解决维护痛点,商飞在南宁建了个备件中心,能做到对东南亚地区4小时内的故障响应,产品也在迭代,针对性地推出了97座高密度版和高原版。 目前,文莱盖洛普航空已经下了15架订单,马来西亚亚航也正在评估,这说明市场开始看到了国产飞机的诚意和改变。从越南的“硬碰硬”到找到适应不同生态的生存之道,这条路,才刚刚开始。 信息来源:腾讯新闻——大飞机面临挑战:开始接收波音后,越捷航空拒绝续租商飞C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