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广元讯(刘艳周俊记者侯东)从三线建设时期的“工业重镇”到如今的“发展新极”,旺苍的工业基因始终滚烫。近日,旺苍县企业家联合会的成立,为这座老工业县注入全新活力——以“搭台唱戏”为核心,联合会正串联起历史底蕴与未来机遇,推动县域经济在传承中实现新跨越。
作为广元市首个工业化率突破50%、首个创成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县区,旺苍的工业辉煌早已刻入基因。三线建设时期,东河印钞公司、广旺矿务局、旺苍煤铁厂等重要企业在此集结,让旺苍一度跻身全省20强,工业实力领跑全市三十载。
如今,这份底蕴正转化为发展优势。依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机遇,旺苍持续释放潜能:全国唯一的中国红军城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全国最大的黄茶生产基地筑牢农业根基,全市唯一的省级化工园区则为工业升级搭建平台。老工业县的“新名片”,正为旺苍籍企业家返乡创业、外地企业投资兴业打开广阔空间。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旺苍县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08.64亿元,增速6.0%,占GDP比重高达61.2%。从化工园区的产业链配套,到黄茶基地的精深加工,再到红军城的文旅开发,民营经济已成为旺苍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的“中坚力量”。
“过去是‘单打独斗’闯市场,现在有了联合会,我们能攥指成拳。”一位返乡创业的企业家表示。联合会的成立,正是为了整合民营经济力量,让分散的“个体优势”转化为“集群优势”,进一步巩固61.2%的经济支柱地位。
“企业家联合会的成立是‘搭台’,发挥作用才是‘唱戏’。”成立大会上,围绕“构建旺苍企业内部循环经济产业链”,联合会将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资源共享与产业互补,打破行业壁垒,推动化工、农业、文旅等产业上下游协作,让本土企业从“各自为战”变为“协同发展”;二是延链补链与投资发展,聚焦省级化工园区、黄茶产业等核心领域,梳理产业链短板,吸引配套企业落地,同时引导会员企业参与重大项目投资;三是桥梁纽带与招商突破,发挥“朋友圈招商”“产业链招商”优势,既推动旺商返乡、外地企业入驻,也将旺苍的产品、品牌推向更广阔市场,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站在新起点,联合会已成为旺苍链接过去与未来的关键纽带。它既承载着传承工业荣光的使命,也肩负着激活民营经济、对接外部机遇的责任。正如首任会长范仕明所言:“我们要以联合会为平台,让旺苍的工业底蕴与新时代机遇同频共振,让更多的企业在这里扎根、成长、壮大。”
从三线建设的“工业记忆”到如今的“发展新局”,旺苍县企业家联合会正以实干精神,推动老工业县在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前行,让“红色旺苍、多彩米仓”的发展故事,书写出更精彩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