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宜春市第九届体育艺术节成果展示活动在宜春体育公园启幕。宜春市特殊教育学校师生以“非遗传承+特殊教育融合”为核心,携皮影戏、掐丝珐琅、昆虫琥珀三大非遗手做项目精彩亮相,让特殊学生在实践中传递文化温度,在展示中绽放独特光彩。

活动现场,特教学校三大非遗项目展区人气十足,各级领导嘉宾来到展位前驻足参观。看到学生们制作的精美皮影人物、色彩绚丽的掐丝珐琅作品与精致的昆虫琥珀标本,纷纷表示赞叹,认为作品不仅展现了非遗技艺的魅力,更凸显了特殊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天赋。同时,领导嘉宾也对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们的辛苦付出给予高度肯定,称赞老师们用耐心与专业为学生搭建了成长平台,并亲切鼓励同学们:“要继续保持对非遗的热爱,坚持动手实践,未来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做非遗的小小传承者!”
各学校的老师与学生也纷纷涌向展位,与特教师生展开热烈交流互动。大家一边仔细欣赏非遗手作,一边聆听同学们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故事,现场氛围温馨融洽。不少学生还积极参与到展区增设的昆虫琥珀等体验项目中,在特教学生的示范指导下尝试动手制作,沉浸式感受非遗手作的乐趣。

“光影里的故事”皮影戏,由8岁-12岁的听障学生用剪、刻、画的细腻工艺呈现作品,现场演示制作过程,以无声艺术传递情感;“指尖上的彩虹”掐丝珐琅,是12岁-18岁的听障学生制作完成的,他们专注弯折金属丝、填涂色彩,用坚韧与创造力打造出精美成品;“凝固的自然时光”昆虫琥珀,是孤独症学生做的,通过作品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手作过程也成为他们调节情绪、拥抱世界的方式。
展示活动中,宜春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还带来了他们平时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串珠、刺绣香包挂件、扭扭棒工艺品等,吸引了众多目光,深受大家喜爱。孩子们更是热情地将自己制作的小挂件赠予参观者,用纯真的笑容和质朴的方式,表达谢意,也传递出特殊学生渴望被看见、被理解的心声。
此次活动既是特殊学生提升精细动作、注意力、协作力与创造力的实践平台,也是他们通过成果可视化收获自信、坚定“我能创造”信念的成长契机。更重要的是,活动让非遗在特殊学生心中扎根,向社会传递了特殊学生也能成为文化传承者的观念,推动更多人理解、包容特殊群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温度与特教师生的光芒在体育艺术节上共同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