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印度为啥记恨中国?说白了就是眼红。1981年两国GDP差不多,印度1930亿美元

印度为啥记恨中国?说白了就是眼红。1981年两国GDP差不多,印度1930亿美元,中国1950亿美元,到了1982年,印度2000亿,而中国2050亿,又是就差那么一丢丢。 那时候的亚洲,就看这两个古老大国比着跑,谁都没把谁落下太远,印度人心里大概还琢磨着 “再使劲儿就能超上去”。 毕竟往前数几十年,印度刚独立那会子,起点比中国还高点,铁路铺得更密,工业产值占比也高些,人均 GDP 都比中国多出两成。 可偏偏就是 80 年代这关键的几年,中国像是悄悄换了引擎,一步步把那 “一丢丢” 的差距越拉越开,这眼红的火苗也就跟着烧起来了。 刚开始那差距真不算啥,几百亿的额度,赶上谁家出点好政策、多出口点货物就能追回来。印度大概也没太当回事,毕竟都是从穷日子里熬过来的,谁还没个快慢的时候。 可他们没料到,中国这步子一旦迈起来就没停过,而自己这边总像被什么绊着腿,越跑越吃力。 中国这边闷头搞发展,先把工业底子打牢,后来又开门迎客搞开放,政策定了就一门心思往下落。农村先理顺了温饱,城里建特区引外资,生产线一搭起来,商品就往全世界送。 反观印度,等真正放开手脚搞改革的时候,已经比中国晚了十多年。这十多年的时间差,可不是说说就能补上的,人家已经把路踩顺了,你才刚起步,自然跟不上节奏。 差距就这么一点点显出来了。八十年代末还只是千亿级别的差距,到后来直接奔着万亿去了。有数据算过,到 2020 年的时候,中国人均 GDP 已经是印度的 8 倍,再过几年,总量更是差出十好几万亿美元。 以前还能说 “就差一口气”,后来连人家的背影都快看不见了,印度人心里那滋味能好受吗? 更让他们憋屈的是,两国起点相似,甚至自己早年还占优,怎么就一步步被甩开了。中国的高铁修得四通八达,机场港口建得全球领先,制造业占了世界三成的份额。 印度呢,铁路还带着老底子的影子,公路堵得厉害,电力都时常不够用,制造业占比连中国的一半都不到。 眼看着中国在 5G、电动车这些新领域都领跑了,自己还在为基础设施发愁,这种对比搁谁身上都得闹心。 眼红劲儿一上来,就容易往别的地方撒气。边境上那点摩擦,说白了也带着这股子情绪。本来两国在边境问题上就有老疙瘩,60 年代那回冲突,印度输得挺惨,心里本就憋着股火。 后来看着中国越来越强,自己追不上,就总想在边境上找点存在感,好像能从这儿捞回点面子似的。 2020 年加勒万河谷那事儿,说白了也是这种心态在作祟,觉得能靠着点小手段逼中国让步,结果最后发现根本没用,反而更凸显了双方的实力差距。 印度也不是没努力过,禁中国 APP、喊着 “自力更生” 搞替代,可基础太差,一时半会儿根本起不来。手机家电这些日常用品还得靠从中国进口,贸易逆差一年比一年大,越依赖心里越不是滋味。 反观中国,“一带一路” 把生意做遍亚洲,印度自己搞的印太战略,看着热闹,实际效果差远了。这种实实在在的落差,把那点眼红的火苗越烧越旺。 其实印度心里也清楚,中国不是突然就强起来的,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可他们就是接受不了这种被超越的现实,尤其是想到当年就差那么一丢丢,现在却差了十万八千里,心里的坎儿就过不去。 加上国内一些势力故意煽风点火,把中国塑造成 “竞争对手”,久而久之,记恨的情绪就盖过了理性。 说穿了,这记恨就是眼红闹的。本来俩兄弟站在同一起跑线,人家卯足劲往前冲,你慢了半拍,眼看着差距越来越大,不找自己的原因,反倒怨人家跑得太快。 这十多年,中国稳住节奏一步步往上走,印度却总在犹豫和内耗里耽误功夫,差距自然越拉越大。要是不能放平心态踏实干事,光靠记恨,这辈子怕是都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