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浦东一小区通道竟变成骑手捷径:外卖电瓶车鱼贯冲入,老人颤巍巍避之不及……

“车停在小区好好的,侧面不知道怎么就多了一条划痕。问了物业,物业断定是被外卖的电动自行车剐蹭的,小区里已经频繁发生类似的事件”……日前,浦东新区南泉北路1040弄小区居民张先生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民声直通车”反映,称小区北侧的一条内部通道自从变成了外卖骑手送餐取餐的捷径后,电动自行车整天在小区里横冲直撞畅通无阻,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张先生告诉记者,外卖车辆有正常进小区送外卖的需求,加上老小区管理松散,要把外卖车辆全拦在小区外面并不现实。这一难题该如何在保障多方便利的前提下妥善解决?

停满车的内部道路变成外卖捷径

10月22日,记者从南泉北路侧进入1040弄小区,并沿着张先生所说的通道走了一圈,才明白这里为何会成为外卖的捷径:这条约400米的东西向通道,主体分为东西两段。西段是南泉北路1040弄的进出通道,东段是崂山路551弄泉东二小区的进出通道,两个小区均将大门设于通道两端,内部互相联通。从地理位置上看,通道不仅贯通了西侧的南泉北路和东侧的崂山路,且正好位于北侧张杨路、南侧潍坊路的中间,东侧尽头处还联通着餐饮商户集中的“九六广场”。从通道穿行,相比从张杨路或潍坊路正常绕行,至少节约一半的路程。

图上标记的就是“外卖捷径”。

位于通道西端的,是南泉北路1040弄的大门。图上几辆外卖车辆正从铁门处进入通道。

位于通道东端的,是崂山路551弄泉东二小区的大门。

上午10时刚过,南泉北路上的一处骑手驿站里,骑手们正坐着刷手机,等到点餐高峰的到来,但南侧不远处的通道内,险象苗头已然显现:通道西端南泉北路1040弄入口比邻东昌中学南校大门口,空间狭窄,出于安全考虑,这里仅作为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进出口,4折的铁门也只打开了中间宽不足1米的一扇,仅供单人或单车通过。只见已零零星星有骑手骑着电动自行车从南泉北路上飞快地拐入1040弄小区入口外侧的通道,穿过用于阻拦机动车的路障,再“精准”地穿过狭窄的铁门,进入小区通道。进进出出的小区居民并不会令他们减速,回应的只有急促刺耳的喇叭声。只有遇到刚好有外卖车辆从通道内驶出时,两辆车才会在铁门口“角力”一下,先抵达的获得通过权,后到的只得刹停让一让。

图上是通道的西段,即南泉北路1040弄的进出通道。

图上是通道的东段,即崂山路551弄泉东二小区的进出通道。

随着点餐高峰的到来,铁门处愈发忙碌。密集的时候,六七辆外卖电动自行车排着队,一路按着喇叭,鱼贯驶入或驶出通道。见到这个架势,居民们尤其是老人只能先行躲在几扇没开铁门的背后,避一避风头。进入通道内,看到眼前是条柏油路直道,外卖电动自行车们更是拧足了电门,开得飞快。危险隐患显而易见:通道并不宽阔,两侧停满了居民的车辆。由于通道内除了两个小区外,还有几个小小区、浦东新区辅读学校以及一些酒店商家,来来往往的人也不少。电动自行车在车辆和人流间穿梭,为了躲避行人擦着两旁的车便一点不奇怪了。

正出小区的一名老人只能先行躲在几扇没开的铁门背后,避一避骑得飞快还一边看手机的外卖车辆。

记者在通道两端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蹲守发现,绝大多数驶入通道的外卖车辆均是“借道而行”,且主要是来往九六广场取餐送餐。记者拦住了多名骑手询问,不少骑手坦陈,系统给规划的线路是从潍坊路或是张杨路绕行,但为了节约时间,他们选择了从这里抄近道,且这条捷径在附近的骑手圈子里知晓度很高。但也有不少骑手掏出手机给记者看,系统规划的线路就是从通道内穿行,他们只是按图索骥。

一名骑手向记者展示系统规划的前往九六广场的取餐路线,正是从小区内穿过。

属街坊道路,居委考虑适当封闭

由于通道的西段明显要比东段要窄,外卖电动自行车的频繁进出,对西侧南泉北路1040弄影响比较大。张先生告诉记者,电动自行车不仅频繁擦伤车辆,去年年初时还撞伤了一位居民,因而,大家对于限制走捷径外卖车辆的进出呼声较高。

狭窄的通道内,外卖电动自行车们在两侧停放的车辆和人流间穿梭。

如何分辨进小区送外卖的车辆和走捷径的车辆,并加以限制?记者找到泉东第二居委会,南泉北路1040弄和崂山路5510弄均属泉东第二居委会的管辖范围。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称,此前因为北侧的张杨路没有非机动车道,外卖车辆从通道借道的现象由来已久。但张杨路已于两年前在人行道区域划设出了非机动车道,因而,骑手们取餐送餐完全不再需要从小区借道,“不能因为这边近就非得从这边走。”据居委会称早年曾想对通道进行改造适当封闭,但是存在阻力。

阻力主要来自于通道的性质:通道尽管看起来在小区大门内部,但实际上在小区红线之外,属于“街坊道路”。既然是共用的街坊道路,如何使用、如何管理就不能由南泉北路1040弄小区说了算。居委会工作人员解释,此前,通道北侧的小区就曾提出要共享通道的停车资源,并反对将通道进行封闭。居委会也曾考虑过通过安装减速带的方式来降低安全隐患,但又担心夜间照明不佳会绊倒老人,因而改造一事就搁置了。“如今隐患越来越严重,出于安全考虑,改造已经势在必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

“目前有两种备选方案。一是将通道西端南泉北路1040弄的铁门改成只能人行进出的旋转门,电动自行车只能由通道东端崂山路551弄进出。这个措施比较彻底,但会影响到一些业主的正常出行,比如推婴儿车、轮椅的业主;二是在铁门上加装门禁,居民们刷卡进出,正常外卖则从东端崂山路551弄进出。但老小区人员复杂,管理松散,门禁能否长久发挥作用仍是未知数。”两种方案各有优劣,居委会称接下来会协调业委会在南泉北路1040弄和崂山路5510弄两个小区的业主间开展征询,由业主们选择出最终的改造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