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社死!产后和老公温存到一半,我突然“失控”了,蹲在卫生间哭时他却说… 凌晨三

社死!产后和老公温存到一半,我突然“失控”了,蹲在卫生间哭时他却说… 凌晨三点,我顶着鸡窝头坐在婴儿床边,看着怀里叼着奶睡熟的人类幼崽,突然福至心灵地想:当年我妈说“生个孩子掉块肉”,合着掉的不是体重,是我身体的“密封性”啊! 这话得从上周那个社死瞬间说起。那天我抱着娃在小区遛弯,迎面撞见楼下王阿姨带着她家泰迪。那狗见了娃兴奋,“汪汪”叫着扑过来,我条件反射往后躲,顺便没忍住咳了两声——就两声!下一秒就感觉大腿根一凉,像揣了个没拧紧的水龙头,悄咪咪渗了点“水”出来。 我当时的表情,大概和手机屏幕前的你现在一样:瞳孔地震,嘴角僵硬。赶紧用娃的包被挡着,跟王阿姨扯了句“风大我们先回家”,抱着娃逃得比博尔特还快。进了电梯才敢低头看,好家伙,内裤湿了一小块,连外裤都印了个淡痕。 回到家把娃往婴儿床一放,我蹲在卫生间换内裤,看着那条“罪证”,突然就乐了。不是开心的乐,是那种“生完娃我怎么成这样了”的荒诞乐。想当年我也是个能穿着紧身裙蹦迪三小时,咳嗽打喷嚏都自带优雅BGM的姑娘,现在倒好,打个喷嚏像开盲盒,永远不知道会不会“中奖”。 最离谱的还不是这个。前阵子跟老公久违地想“温存一下”,我紧张得手心冒汗,满脑子都是“会不会松”“他会不会嫌弃”。结果动作刚过半,娃突然在隔壁哭了,我一着急想爬起来,差点没控制住——你懂的,又是一阵尴尬。 我当时脸都红到脖子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结果老公先笑了,他揉了揉我的头发说:“咱这叫‘产后限定技能’,等娃大点就好了。再说了,你连娃都能生,这点小事算啥?” 你别说,他这话虽然没什么华丽辞藻,却莫名让我松了口气。后来我跟闺蜜吐槽这事,才发现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 闺蜜A说她产后半年,每次抱娃上楼梯都会漏尿,现在出门必带护垫,包里跟揣了急救包似的;闺蜜B更绝,她去健身房练瑜伽,做个下犬式都得先确认护垫够不够厚,生怕当场“社死”;还有个朋友更逗,她说有次跟老公去看电影,看到感人片段哭了,结果哭着哭着就发现不对劲,最后是老公用外套裹着她,尴尬地提前离场的。 你看,原来我们都在产后经历着这种“偷偷藏护垫”“不敢大声笑”的小尴尬。可为啥我们都不怎么说呢?好像生完娃,大家都只关注“奶够不够”“娃乖不乖”,没人问我们“你身体舒服吗”“你有没有觉得不方便”。 其实后来我去做产后复查,医生跟我说,产后漏尿、私处松弛都很正常,主要是因为孕期和生产时,盆底肌被撑得太久,就像一根橡皮筋,拉得时间长了,自然会有点“弹性不足”。只要坚持做凯格尔运动,或者配合一些专业的产后修复,慢慢就能恢复。 我这才知道,原来这些“小尴尬”不是我的错,也不是我“不够好”,只是身体在提醒我:“喂,你该好好照顾我啦!” 现在我每天趁娃睡觉的时候,就做几组凯格尔运动。一开始总记不住动作,后来想了个办法:每次给娃换尿布的时候,就跟着“一二三四”的节奏收缩肌肉;给娃喂奶的时候,也会下意识地练一会儿。虽然现在还没完全好,但明显感觉比之前强多了,至少打个喷嚏不用再紧张兮兮地摸裤子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特意问了问评论区的姐妹,发现好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有人说“终于找到组织了”,有人分享自己的修复小技巧,还有人说“原来我不是一个人”。 所以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这些,别害怕,别害羞,更别觉得自己“不正常”。我们都是第一次当妈妈,第一次面对这些“产后小尴尬”,谁还没个手忙脚乱的时候呢? 最后想跟大家说:产后的我们,不仅要照顾好娃,更要照顾好自己。漏尿了就带护垫,松弛了就练修复,觉得尴尬了就跟老公聊聊。毕竟,我们先是自己,再是妈妈。